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长宁新闻

上海市盲童学校“三课两操两活动”实施方案

2018-9-7 0:00:00发布141次查看

为了贯彻中央7号文件和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视障青少年的健康素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针对差异,按需施教,激发视障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锻炼方法,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视障学生在身体、心理、定向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三课两操两活动”工作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书记担任副组长,组员由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学生管理中心主任、青保教师、团队辅导员、艺术辅导员、体育教师、班主任等组成。
组  长:徐洪妹(校长)
副组长:陈秀清(支部书记)
组  员:褚英(副校长)、张红志、李忠、陆雪芳、陈雅玲、朱敏、周芳、杜婧、于欢、各体育教师和班主任
三、实施目标:
1.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在每天能到室外去,保证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年度教育计划。
3.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三课两操两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给予奖励表扬,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4.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视障学生至少掌握一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实施主要内容、方法与要求:
1.内容:
各年级保证开足体育课。学校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三课”即各个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按照国家课改新标准要求执行:“两操”即每天上午、下午的广播体操,第三节课前、第六节课后的眼保健操;“两活动”即每天的课间活动和周四第六节课后安排40分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内容主要有跳绳、呼拉圈、球类、攀爬、指压板、握力圈、棋类等)。
每个班级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进行每周1课时的体育活动课,每次课之前进行广播操和出勤检查,而后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自主活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组织管理,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社团,它们有:盲人门球队、盲人足球队、跳绳队、田径队等。这些社团在体育教师及学生会的带领下每周定时、定点、定内容进行训练和活动,进一步提高视障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学校体育教研组、学生会体育部、学生管理中心每学年组织一些门球、跳绳、棋类等项目的学校联赛活动,班级间的友谊比赛,小型多样的趣味性比赛等,丰富学生体育活动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参与活动课的意识和兴趣。
2.方法:
体育课由体育教师上课,课余活动课由体育教师组织和巡视指导,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学生安全,课间活动由每天楼层值班老师全面参与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锻炼的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为了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对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
加强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做好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工作。继续开展门球、足球、田径、跳绳、盲人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活动。
3.要求:
严格按照国家课改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深化课改工作,发扬体育特色优势,体现体育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根据视障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年龄段根据不同的视力残疾类型和程度,科学地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在整个活动中,指导老师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在活动内容上要穿插一些柔和的、轻快的、适应运动的音乐,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五、保障措施:
1.
长宁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