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零距离”审批,做好“店小二”服务,松江在全市联审平台上信息报送量、发证量均列全市第一 我区发出本市建设工程联审共享新平台首张施工许可证

2018-9-6 0:00:00发布113次查看

8月28日12时45分,区建管委为上海酬勤家俱有限公司改建生产用房项目核发了施工许可证,这是本市建设工程联审共享平台升级后核发的第一张施工许可证,企业当天上午上传材料后,下午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让企业经办人员直呼“太方便了。”
  审批提速,服务提质。今年以来,我区通过完善分类审批模式、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探索“多评合一”、推行“多图联审”等改革,大大缩短社会投资项目的政府审批时间,社会投资工业项目、小型项目、其他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得施工许可证的审批时间分别缩减至15个工作日、35个工作日、48个工作日内。截至目前,在市联审平台上,松江的信息报送量达92项,发证量达38张,均列全市第一,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3和1/4。
  区建管委和区规土局作为社会投资项目的牵头部门,按照“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的“零距离”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求,着力推行网上无纸化审批模式,通过把多部门审批事项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扎实做好“店小二”服务,大幅优化我区营商环境。

  数量领先,速度超前

  今年上半年,我区在建产业项目有108个,41个先进制造业项目拿地和集中开工。百亿元级重大项目海尔智谷、正泰智电港、清华启迪、上海超硅、国能新能源汽车已开工,修正药业即将开工。众多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开工的背后,是我区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
  今年春节过后,我区发布了《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发展“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并挂牌成立了“松江区g60科创走廊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区建管委、区规土局等审批部门抽调人员入驻审批中心的综合服务窗口,集中办公。3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区建管委严格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将松江的产业项目审批接入市联审平台。3月26日便发出审改以来全市第一张社会投资项目施工许可证,拿到许可证的维而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项目申报到拿证,仅用两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创下审批新速度。
  审批项目的绝对数量在全市遥遥领先,审批速度超前的成绩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其实,区建管委的功课没有少做。早在2月底,按照区发改委已批文但还未报建和规划设计方案还未批复的要求,区建管委便联合区经委、区规土局等相关部门梳理了51个符合条件的项目,作为能进入市联审平台的潜在项目。为了迎接世界银行来沪评估营商环境,5月又进一步梳理社会投资改革潜在项目71个,确定目标,细化任务,确保增加施工许可办结数。

  提前介入,预先审批

  科大智能项目是松江在“零距离”审批改革过程中的第一个项目,拿地后45天便实现开工,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经完成,就成了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标杆案例。“过去图审、方案审批跑下来,没有半年那是不可能的,如今拿地后开工,就是在项目落地谈判过程中加入了预审批事项。我们对项目报建、承发包、勘察设计、审图、施工许可等环节进行全流程、全方位指导对接。在不影响审批质量前提下,实行承诺制并减少不必要的征询内容,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将审批时间压缩再压缩,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跨前一步,提前介入。对于区级的重大项目,区建管委和规土等部门联合,共同开出了预审批措施的“方子”。相关单位负责人解释,项目在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前,经企业提出申请,各审批职能部门提前介入,对技术性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提前审查,完成开工手续的预审批事项。在项目取得土地、具备法定审批条件后,第一时间将预审批事项转换成正常审批。预审批思路同样适用于其他项目。他以大型居住社区动迁安置房项目为例:“我们的操作方法是以大居核定单先报建,报建完成可以先做设计勘察招标,等正式的发改委批复下发后,再去报建做变更,继续完成施工监理招标。”如此一来,审批时间得以大大压缩。通过产业项目预审批、审批手续全程代办和“不见面审批”等举措,推动了以科大智能、库卡柔性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快速落地,充分体现了“松江速度”。

  部门联动,联审提速

  上海酬勤家俱有限公司是我区第一批进入市联审平台的项目。企业6月12日提出施工许可申请,中间经过设计方案修改,8月23日拿到了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许可证核发后约1个小时,区建管委发现企业上传资料不齐全,及时通知了经办人员补全材料。不巧的是,第二天正值联审平台升级,暂停服务。8月28日,联审平台升级后一早,企业将所有资料上传完毕,并提交修改申请,当天下午,区建管委即为企业核发了施工许可证。从企业提出工程规划许可申请到区建管委核发施工许可证,除去企业修改、补正的时间,区规土局与建管委的审批时间只花了4小时27分钟。“太快了,完全想不到这么方便,现在的审批服务真的越来越好了。”酬勤公司经办人员表示。
  自市联审平台启用以来,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市联审平台的启用,完成社会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的无缝对接,通过将多部门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企业的申报材料不需要像从前一样重复提交给多个部门,审批时间得以缩短,审批流程有所简化,给予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最大便利。而这种“互联网+行政审批”模式,充分实现了网上无纸化审批的便利优势,原来的见面式审批改革为不见面的网上审批,施工许可证办妥后,申办人立即就能上网下载打印。
  审批之所以如此快速,职能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审批环节环环相扣功不可没。在快速审批的背后是政府部门的审批工作人员的高效工作,他们在项目推进微信群中密切关注,审批到了哪一个环节,立即就在群内通知,下一环节的审批人员便立即进入启动状态,一刻也不耽误。而对于重大项目,更是通过建立区长、各相关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在内的微信群加强联动,加快审批速度。

  红黑分明,强化监管

  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过程中,放与管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在前期审批加速、服务的基础上,区建管委同时实施一系列举措,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比如,推行施工许可“先证后核”模式,区建管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质量安全首次现场监督,发现弄虚作假、承诺不兑现等情况,将依照情节严重程度,作出停工整改、立案查处、撤销施工许可证等决定。比如,加强联合信用惩戒,针对企业失信情况,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记录至区事中事后监管平台。
  8月中旬,区建管委发出公告,上海明鹏建设公司等5家企业,因存在转包、串标、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履行中标管理义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列入我区建筑市场信用“黑名单”。这是今年我区营造公正诚信的建设市场环境的一大举措,今年1月26日,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松江区招标投标市场准入机制管理办法》,区建管委根据办法研究制定了《松江区建筑市场信用“黑名单”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和《松江区建筑市场信用“红名单”管理制度实施办法》,不断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在全市建立了松江建筑市场史上最严黑名单制度,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或个人,两年内不得在松江参加区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不得从事区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活动。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红黑’名单制度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一种手段,我们严格把关,加强对在松江区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活动的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息管理,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让违法违规企业无处遁形。”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