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调研工作开展以来,区科委紧紧围绕区委统一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结合科技创新工作,深入企业、社区、社会组织走访问需,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全委已先后调研63次,收集各类问题100余条,解决问题85条。
全面覆盖、注重实效,开展调研有深度
全员发动,加强统筹。首先召开区科委大调研动员部署会,全面启动大调研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制定方案。形成《区科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的实施方案》,成立由区科委领导班子和各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大调研工作小组,明确大调研的总体目标、调研主体、调研对象和调研方式。落实分工,有序推进。梳理100家科技企业、30家社会组织和3个居村的调研名单,落实任务分工,要求严格把握时间节点、认真推进调研工作。完善制度,全程跟踪。建立调研台账制度、信息录入制度、简讯报送制度、考核督查制度等,进行全流程跟踪,确保调研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主动对接、扎实推进,服务基层有温度
分步推进,及时跟进。为有效对接、推进区大调研工作任务,区科委及时收集整理各类有效信息,定期形成“区科委大调研工作提示”;在调研前制定走访预案,电话排摸企业情况,并按片区开展集中走访;建立区科委大调研微信工作群,及时沟通大调研工作推进中的各类问题;按时梳理上报大调研走访信息数据。聚焦问题,梳理分析。目前,从大调研反映的问题上看,科技企业碰到的难点大多围绕“项目、资金、人才”三类。在赴北梅园居委、振华居委、长风三村居委等居村调研中,社区居民反映的大多是绿化环境、垃圾堆放、违章搭建、物业管理等社区治理方面的问题。社会组织的需求则集中反映在自身经营方面,希望能对接资源,尤其是能与政府客户有更多的合作对接。
力补短板,提质增效,解决难题有力度
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区科委积极做出反应与反馈,同时,结合科委实际业务和区域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力争将大调研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即知即办、及时反馈。涉及区科委的业务工作,尽可能做到当场解决。如企业遇到贷款融资难问题,当场为企业宣讲市科委科技履约贷;企业对政策条款了解不多,当场为企业解读最新出台的“3+5+x”产业政策,并根据企业研发情况及经济指标等有针对性的指导申报科技专项。二是部门联动、合力推进。除了将调研中反映的跨部门问题录入系统流转外,区科委还主动对接相关委办合力解决难点问题。仅用一天时间便帮助企业解决了增值税专用发票限额的燃眉之急。三是业务对接、挖掘资源。为切实解决企业对科技政策知晓度不高、政策理解不到位等问题,区科委结合今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组织召开了2018年首场大型政策宣讲会,宣介“3+5+x”产业政策,并联合市科委对高企认定工作进行了详细解读。针对企业亟需的交流平台搭建,区科委积极推进现有的“普陀信产会”等组织,帮助企业资源整合、项目对接,通过“普陀科创人才训练营”促成的上海至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与上海霄卓机器人有限公司就“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空机器人联合研发项目”的合作签约就是最好的探索。通过大调研,区科委还积极挖掘企业招商资源、搜集关联企业信息。
下一步,区科委将加快推进调研步伐,力争按时完成企业调研走访工作,同时着手对调研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地梳理、分类,并积极联合兄弟委办,协同开展对各类难点、痛点问题的研究、分析与解决。力争在兼顾规范和效率的同时,用辛苦指数来换取企业的满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