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将8所"强校工程"实验校列入区"双名工程"
2018-9-6 10:07:54发布153次查看
据新民网报道:今年7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实施意见。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获悉,近2个月中,上海16个区均研制了区域“强校工程”实施方案,为“强校工程”实验校配备名校长名师或优先把实验校校长教师纳入名校长名师培养对象,积极构建优质资源带动的紧密型学区集团,呈现稳步推进的良好开局。
根据市教委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各区坚持聚焦“强校工程”实验校提质增效与面上公办初中整体提升相结合,整合区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针对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点面结合的“强校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意见,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将与“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紧密结合,通过配备和培养,让每一所“强校工程”实验校都拥有1名市级名校长(含培养对象、特级校长)、2名名师(含培养对象、特级教师)。各区通过调配校长和骨干教师资源,加强有潜力校长和教师的培育,加紧配齐或申报名校长名师(含培养对象)。截至8月31日,116所“强校工程”实验校均配备(常驻)1名前三期市级名校长(含培养对象、特级校长或特级教师)或已申报第四期“双名工程”领衔人或学员, 116所“强校工程”实验校的名师(含培养对象)配备也在加紧进行,每一所学校的配置和申报量都不少于2人。
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也与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紧密结合,由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优质品牌初中学校领衔组建紧密型集团或学区,集中优势资源全方位支持“强校工程”实验校建设。据初步统计,已有2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含分校)、4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49所优质品牌公办初中、14所优质民办学校、2所区教师进修学院、1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职校参与到“强校工程”实验校的支持带动之中。
市教委表示,已依托市教科院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绿色指标”开展增值评估,关注学生学业质量、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家长的满意度,体现学校原有基础上的成长性,以“评估-反馈-改进-提高”的方式,支撑每一所学校的长足发展,将其逐步打造成办学水平更高的“家门口好初中”。
嘉定区将8所“强校工程”实验校列入区“双名工程”“种子计划”基地校,加快名校长、名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并成立加强初中建设学术委员会,加强区域层面初中建设项目的学术指导。该区将加强财力统筹,逐年提高初中生均公用经费,配套设立区域加强初中建设专项经费,并将奖励性绩效区域统筹部分向办学成效明显提升的初中和教师倾斜。为满足中考改革需要,该区将从“强校工程”实验校开始,分年度逐步完成校舍改造、听说测试教室、创新实验室、理科实验室建设、设施设备更新及特色建设等所需要的资源。针对初中教育短板,嘉定区还确定“四大重点项目”,包括基于中考改革的“学科融合”研究和实践、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习”探索和变革、基于大数据的“学业质量”分析与评价、基于共享互惠的“学区资源”配置与优化,提升全区公办初中整体办学水平。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