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招店牌是商户的“脸面”,为了吸引眼球,一些商家违法违规设置门店招牌,不仅影响市容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更是不容忽视。为此,区绿化市容局主动作为,跨前一步,多管齐下规范门店招牌管理。
一是严把审批关口。各商家对店招店牌的设置不能再随心所欲,必须通过区绿化市容局的审批颁发“身份证”后才可通过。商户需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管理办法》以及《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备齐身份证件、营业执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证书等各类单位、个体工商户合法证明,地名办批准启用建筑物名称的相关文件以及(招牌)阵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现场实景效果图等材料,向区绿化市容局提出申请,予以受理后,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行政许可文书,即可获得合法的“身份证明”。区绿化市容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严格审核店招店牌设置,对不符合设置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
二是加大检查力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牵头各属地街镇迅速组织力量对本辖区内所有广告、招牌设施进行逐一地毯式排查,全面完成对商家、业主的书面告知警示和商家自查自纠工作,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委托专业第三方进行安全检测。尤其是加大对重要商业街区、人员密集场所、附着在老旧建筑物、建成时间长、体量大以及停业歇业无主的户外广告、招牌等的排查力度,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谁设置(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建筑附着物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及时整改。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加固或拆除措施,对第一时间无法完成拆除整改工作的,采取必要的警戒和防护措施,在安全隐患未排除前不得撤离各类警戒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高空坠物的安全事故。我区自8月13日开展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安全大排查以来,截止到8月31日,发放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安全自查告知书共计23563份,排查广告招牌共计29878块,发现隐患广告招牌1460块,拆除广告招牌1176块,加固广告招牌91块。
三是建立数据档案。区绿化市容局按照“一店一档”工作要求,组织全区属地管理部门启动建立数据档案工作,全面完善辖区所有广告、店招店牌基础信息,并根据《户外招牌基础调查操作手册》对现有招牌设施基础信息进行更新完善,重点调查商家(业主)信息、招牌设置信息、招牌审批信息、招牌检测信息、招牌材质信息等。所有完善后信息录入《店招店牌基础信息库》。
四是加强全程管控。区绿化市容局着眼店招店牌长效管理,加大对属地街镇开展广告招牌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的专业指导。按照“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行政许可,加强准入管理和行政许可后的动态监管,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谁设置(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户外广告、招牌等建筑附着物管理与商家门责制度相结合,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探索一些制度化规定,形成长效机制。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强化案例警示教育,提高户外广告招牌设置人、所有人、管理人以及使用人的主体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提高社会各方对建筑附着物安全的关注度、重视度和规范设置的自觉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