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楼宇党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8-9-5 17:08:18发布470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分片融合、集群发展、区域共治”,从楼宇党建工作“1.0时代”“2.0时代”到吹响“升级版”号角,改革开放40周年来,黄浦楼宇经济规模效应逐步凸显,楼宇成为黄浦一个个“地标”的同时,也成为了党在城市基层的一座座工作平台。多年来,黄浦楼宇党建已成为基层党建的一个亮点,体制不断健全、“两个覆盖”不断提升、作用发挥不断凸显、特色亮点不断涌现……黄浦楼宇党建正不断进行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为黄浦建设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凝聚人心、贡献力量。
黄浦楼宇党建起步早、成效好
“黄浦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区域内商办大楼鳞次栉比,楼宇党建起步较早,覆盖广,形成了一定特色。”一见到记者,区社工委相关负责人就如是说。
“事实上,我们也遇到过困难期。”该负责人表示,刚开始,楼宇企业一度“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闭门羹”或者被“敷衍了事”的不在少数。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03年,“那时紧紧抓住抗击非典特殊工作的契机,在联络楼宇收集汇总非典疾控数据的同时,得以全面掌握楼宇企业和白领员工的基本情况,与区域内的楼宇企业逐步建立起了联系,为全面推进商务楼宇党建创造了条件。”有了这个契机,如何把握好又成关键。楼宇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非公有制企业,汇聚了许多青年才俊,他们中有些是党员,有些不是党员。如何让这些分散在大厦中的党员找到党组织,如何让党组织去引领、去跟进、去填补,创新适应楼宇特点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方式,成为当时楼宇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
经过不断实践摸索,黄浦广大楼宇党建工作者发现,要把党的组织、党的功能、党的声音扎根于楼宇,“真髓”还在于服务。要打好“服务”这张牌,各级党组织就要整合好资源,尽可能为楼宇企业解决难题,提供便利,逐步改变企业主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管理层对楼宇党建工作“不理解、不欢迎、不配合”的固有思维。
如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利用区域内劳模多的特点,组织劳模为一些企业“传经送宝”;永安广场需要招聘人员,街道楼宇党建工作者就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尽力为他们解决人力之乏……一个个“雪中送炭”般的服务为黄浦楼宇党建的深化,开启了一扇明亮之窗。
目前,黄浦区商务楼宇中共建有党组织663个,组织覆盖率达89%,党的工作实现了100%全覆盖。
党建引领覆盖一个个“立体社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黄浦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8幢重点商务楼宇,并形成了环人民广场、靠滨江岸线、沿淮海中路等商务楼宇集聚的标志性区域。一幢幢商务楼宇就像是一个个“竖起来”的立体社区,黄浦通过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提升“两个覆盖”,发挥党建在企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发动楼宇党组织和党员融入社区、服务社会,让楼宇党建的成效日益凸显。
在淮海中路街道,楼宇党建就是其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近期的大调研中街道发现,一些好的外籍人士服务政策由于不了解或不知道怎么办理,使很多企业的外籍人才没有享受到新政带来的便捷,成为企业hr的“心头之痛”。
针对这些问题,淮海中路街道和公安黄浦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共同联手,将服务送上门,为企业的hr们解读政策,并逐一分析其高管人员是否符合政策条件和办理所需递交的材料,切实做到了“延伸服务、送教上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除了搭平台解难题,送政策进楼宇,街道还坚持拓阵地提品质。聚焦提升白领生活便利度、感受度,积极挖掘楼宇场地资源,在兰生大厦、香港广场等,打造集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功能的公共生活空间,建起了8个楼宇文化服务阵地。
吃饭问题是辖区内30幢商务楼宇7万多白领最关心的问题,继金钟广场白领食堂后,街道筹划在淮海金融大厦建立第二家白领午间食堂,为企业留住人才提供便利生活服务环境。
今年,淮海中路街道发布了《关于推进新时代楼宇社区党建工作行动方案》,探索以片区为单位成立联合党委和企业发展促进会,在商务楼宇成立联合党委或楼宇党建促进会,统筹各类资源,破解共性问题,推动居民区、“两新”、驻区单位各领域党的建设工作的深度融合。此外,还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向楼宇延伸,各项主体责任在楼宇、企业落实,实现“楼宇党建”引领人、“楼宇网络”组织人、“楼宇服务”吸引人、“楼宇活动”凝聚人,共同营造命运、利益、责任的共同体。
在南京东路街道,辖区内86家区域党建成员单位、19个居民区、63栋楼宇、180余个“两新”党组织被科学划分为8个片区,并以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为枢纽型平台,建成新世界城、来福士、天安中心、春申江大厦等8个片区楼宇党群服务站点。
街道通过积极整合党建共建资源,打造片区“15分钟服务圈”。推出公益、生活、工作、阅读、健康“5i”服务项目40余项,覆盖周边商务楼宇白领职工;为楼宇党员提供学习教育、党建活动等支撑,以“中央厨房”式的服务配送机制,整合推出法律咨询、文化艺术、健康门诊等“服务进楼宇”项目,推出了“顾绣讲堂”“楼宇音乐季”等午间精品白领课堂,深受欢迎;在营造安商留商良好环境方面,街道在科技京城引进了税务、劳动保障、工商、调解等政策咨询服务,通过搭建楼宇公司与相关部门直接沟通交流平台,为企业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出力。
全力打造楼宇党建“升级版”
近年来,黄浦楼宇发展整体呈现出了党建引领、分片融合、集群发展、区域共治的特点,同时各街道结合各自实际,形成了颇具亮点、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
不仅着眼于单幢商务楼宇,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各楼宇集群优势。在抓好标志性楼宇党建的同时,通过片区、网格等形式,发挥重点楼宇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楼宇党群服务站点辐射作用,实现一定区域内商务楼宇党建的统筹推进、同步发展。
不仅着眼于楼宇“两新”党建,同时更加注重各领域党建融合。将商务楼宇内国有、事业等驻区单位党组织与“两新”党组织统筹起来,加强基于共同办公空间的党建联动;探索楼宇社区党建,以片区(网格)为单位,推动居民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区域化党建的融合发展。
不仅着眼于楼宇党的建设,同时更加注重各条线工作整合。在街道试点划片定责、定期走访、统筹推进、分级处置的基层党群工作者“全岗通”模式,深入推进“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的运行机制,打破街道层面开展党建、群团、统战、安商留商等工作的条线分割,助推队伍协同、工作统筹、服务整合、资源共享。
不仅着眼于党建引领自治,同时更加注重各方面共治共享。在党建引领下,在楼宇内外搭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各类协商自治共治平台,引入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在帮助解决楼宇企业、白领员工困难,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推动楼宇企业、白领员工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建共享。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