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黄浦南园小区 消防安全评分从不及格到优秀

2018-9-5 17:09:03发布111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老虎窗、木楼梯、弄堂里的吴侬软语……老城厢,是不少上海人难以忘却的情怀。但老城厢老旧住宅特别是老旧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隐患如何治理,一直是黄浦区面对的不容懈怠的一道课题。
  邻里守望,谱写“南园经验”
  在黄浦区100多栋老旧高层建筑中,瞿溪路上的南园小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高层住宅小区之一。该小区建于1993年,小区内共有7栋高层建筑以及32栋多层建筑,均为售后公房,常住人口6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约占三分之一。然而该小区部分消防设施却因年久失修,无法确保遇到突发情况时积极响应。另一方面,由于物业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确,日常管理较为松散,消防车通道被私家车占用现象十分严重,占用通道停放电动车并私接乱拉电线进行充电等情况较多,消防隐患问题突出,消防安全评分一度“不及格”。
  黄浦公安在开展大调研活动中,深入一线广泛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采取多项措施对症下药,并制定了《南园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导则》,形成一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模式,从硬件和软件上规范老旧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治理,使小区的消防管理有了大幅改善。
  为调动小区居民参与消防安全自治的积极性,形成“邻里守望、群防群治”的格局,在社区民警的建议下,南园小区每栋高层居民楼均设置了1名楼长和6名组长,每个组长负责4-5个楼层的日常管理。每栋高层住宅建立一个微信自治群,由楼长、组长及大楼居民组成。
  今年53岁的社区居民周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楼长,每周她都会向社区民警反馈大楼的消防安全状况。周阿姨还与其他楼组长一道,经过培训,参与到消防安全志愿者队伍中,配合社区微型消防站开展消防安全巡查和突发火情应急处置工作。结合季节特点,志愿者们开展了针对性的防范宣传,除了定期上门外,还在楼道里张贴带有微信二维码的加入倡议书,为提高居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多效合一,探索综治网格进入小区
  为提高管理效能,小区建立了全新的管理格局,将派出所、消防、街道平安办、居委、房管、治保、物业等关键部门纳入管理构架中,实施“多效合一”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由街道平安办对接社会综治网格管理平台,利用街面网格巡逻、路面探头监控等优化手段,探索综治网格进入小区的操作模式。
  南园小区借助“智慧城区”建设契机,安装了物联网系统,通过对大楼消防设施运行状态实行24小时监测,实现智能化预警防控。物业维修人员李师傅说:“现在一旦遇有异常情况,系统会即时将数据推送到我们物业维保人员手机app中,并同步上传至黄浦区消防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大数据平台监控,消防部门能够快速发现异常,并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按责履职,实现对高层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的高效管理。
  小区物业则以区政府实事工程为契机,在高层住宅的公共部位增设简易喷淋系统、声光报警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漏电保护器等设施,并对大楼室内消火栓系统进行修缮,为老大楼重塑“筋骨”、固本强基,从硬件上提升老旧高层住宅防御火灾的能力。
  对症下药,织就精细化消防安全网
  为了建立专门的社会基层消防安全组织,实现小区自防自治,南园小区专门组建了社区微型消防站。站内配置各种常用消防器材和工具及6名专职队员,主要担负小区内火灾隐患日常巡查、消防安全指导以及初起火灾扑救的工作职能。青年小刘就是其中的一名专职消防队员,今年他通过严格的筛选,应聘加入到了社区微型消防站,成为了南园社区消防的有生力量。在消防部门定期“上门培训”以及社区民警对口联络的运作下,社区消防站实现了消防安全巡查队、消防安全指导队和灭火救援先遣队“三队合一”功能。
  今年初,结合电动车楼道违规充电“清零”行动,南园小区对电动车实行规范管理,专门辟出集中充电区域,并安装了智能充电装置。该装置设有过载保护功能,一旦充满电或发生漏电、短路故障,电源将自动切断,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动车充电所产生的火灾风险。
  为了改变小区内私家车侵占消防车通道、影响灭火救援的现象,物业建立了车辆停放及应急疏导体系。在小区内划线明确消防车停靠点,由物业保安落实日常监管。居委和物业还共同设计制作了《临时停车证》,由保安登记进出车辆驾驶员手机号码,放置在挡风玻璃处,以备应急挪车。与此同时,物业公司也制订预案,明确保安人员岗位职责,并定期开展车辆应急疏导模拟演练,确保火灾发生时,为消防车辆通行提供无障碍通道。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