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30日上午,园南中学分别邀请上海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谢诒范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教授为全校教职员工开设主题为《基于场馆——培养教师德育意识和育德能力》、《课程坐标》的专题讲座。
长期以来,谢诒范教授对中小学新课程的德育工作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讲座深入浅出,用案例说话,从历史使命——重建科学的学校教育实践形态讲述了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所要突破的瓶颈。他认为重建科学的学校教育实践形态要做到学校教育的完整性(完整的学校教育、完整的教师发展、完整的学生发展)、全面性(全面的教师发展、全面的学生发展)、科学性(科学的教育教学、科学的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中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技术含量,要做到三关注:即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益、关注课堂教学的效能,真正落实诸育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讲座中,谢诒范教授对学校“有氧教育”的教学思想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看法。“有氧教育”中的氧气需要学校自己创造,这是责任,也是完整教育的特征,让学生们吸收到古今中外先贤的营养,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此外,谢教授在讲座中围绕园南中学“自强、自信、自觉、自主、自育”要求,提出要重视学生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精神世界自由发展这三块基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意识,从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新事物,进而成为一名“智慧”之人。
杨四耕教授的讲座风趣幽默,整场讲座笑声不断。杨教授结合《低智商社会》一书的观点与老师们进行互动、探讨,强调教育要重“根性”而非“枝叶”。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对老师们提出期望:有持续的学习热情;能够分析、思考、想象和判断,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具有丰富的经历。同时还强调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针对学校“满园春”课程建设,杨教授从两个维度、六个要素出发,结合品质课程公众号课程实例以及相关视频,向老师们详细说明了编写学科课程纲要的要素和步骤。
两场专家讲座内容丰富、贴近实际,通过讲座,全体教师对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校本课程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为学校后期“满园春”课程建设提供了切实的指导。
(摄影:李琳娜;责编:徐英;责审:郑亚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