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南京东路街道探索通过“抽户”改造旧里

2018-9-4 11:41:18发布92次查看

没有卫生间,自备木马桶每天倒,没有厨房,只能在房间里辟一角煮饭……黄浦区百年石库门承兴里地处市中心,居民的生活条件却很“落伍”。为了探索全新的“留改”模式,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正在进行试点改造,通过调整空间结构、“抽户”等方式释放空间,为还在使用手拎马桶的承兴里居民打造独用厨卫。
  旧里无厨卫设施
  黄河路上的承兴里是一片砖混结构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位于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街坊内,分为旧里和新里。新里的居民普遍使用公用卫生间和公用厨房,每天排队上厕所,临近饭点挤在一起烧菜。旧里的住房条件更差,连公用厨卫都没有,还在使用手拎马桶,或者跑公共厕所。
  在保留石库门建筑原始风貌的前提下,要想解决缺少独立厨卫设施等问题,承兴里内部必须进行结构上的改变。经过考量,南京东路街道选择了黄河路281弄1-31号单号的两幢新里房屋,和黄河路253弄58-126号双号的一幢旧里房屋,作为一期改造试点。
  可是,改造的空间怎么来?考虑到新里和旧里情况不同,街道制定了不同的改造策略:新里3000多平方米试点房屋内居住了103户居民,预计可以通过公共空间改造,为现有居民挤出打造独用厨卫的空间;旧里2000多平方米试点房屋内有150户居民和7户单位,居住密度较高,因此决定采用“抽户”方式,迁走一部分住户,降低居住密度后再进行房屋改造。
  32户居民同意抽户
  按照计划,新里的改造先“动起来”了。居委干部告诉记者,103户居民签约同意改造后,已经暂时搬离,等改造结束后再搬回来。和新里的公共空间改造相比,旧里的抽户难度更大,要采用与部分居民解除租赁关系的方式,腾出300平方米左右空间,供改造使用。经过计算,若能抽离28户居民,腾出的空间就能达到标准。
  抽户原则如何制定、以何为标准,在上海并无先例。为了让居住部位不调整、局部调整和全部调整的三类住户获益均衡,黄浦区相关部门制定了旧里的抽户原则:居民中优先考虑处于原始公共部位的、设计方案需要的、居住密度特别高的和面积特别小的。按照这一原则,在刚刚结束的抽户签约期内,共有32户居民签约同意抽户,7家单位也全部答应搬离,共腾出319平方米。根据居住面积的大小,黄浦区将对抽户的居民家庭进行货币补偿。
  南京东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根据新里、旧里的不同情况制定两种改造策略,均有一定代表性,希望探索可以推广复制的经验。承兴里的改造一共分为三期,如果一期试点能够成功,还会推进二期、三期的改造,届时仍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