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管理好不好 黄浦区12位市民园长“上岗”巡访
2018-9-3 17:13:51发布92次查看
噪音扰民、宠物入园、乱扔垃圾、电动车入园等,这些公园里常见的问题,管理起来并不容易。碰到问题,除了专职管理人员直接出面,有时由一群特别的管理人员来解决,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招募、选拔、专业培训,上周起,黄浦12位“市民园长”纷纷走马上任。他们在以“专职园长为主,市民园长为辅”的“双轨制”公园管理模式下,发挥自身优势,为黄浦区的公园管理和服务工作“锦上添花”。
新来“园长”办事很挺刮
90后的徐涛,今年只有25岁,是黄浦区也是全市首批133位市民园长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在大学里读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从事的也是园林设计工作,对于市民园长的工作充满了热情。
徐涛此次担任的是黄浦区延福公园的市民园长。新上班第一天,游客们就向他反映了一件棘手事。由于延福公园是全开放式的,不少居民就反映,一些流浪、乞讨人员一到晚上就在公园长椅上躺着睡觉,有的甚至过夜。一些晚上锻炼、休闲的居民在公园里连歇脚的地方都找不着,希望园方能想想办法。
在和公园领导班子成员们商议后,徐涛决定在原有的公共长椅中间安装20×20厘米的铁扶手,这样既避免了有人在长椅上睡觉占座的现象,也可以为坐着休息的游客提供倚靠的地方,可谓一举两得。徐“园长”的措施让游客们很满意,“别看徐‘园长’年纪轻,办事情却很挺刮。”。
公园管理效率更高了
作为市民园长,徐涛的日常工作,除了收集游客们对公园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意见和建议,还需协助、配合公园管理机构维护园容环境和游园秩序,对损坏公园设施和园林植物以及噪音扰民、乱扔垃圾、宠物入园、自行车电动车入园、摆摊设点不文明、不安全游园行为等进行管理和劝阻。
实践证明,市民园长的设立,不仅在管理者和市民游客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日常管理中,市民园长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12位“市民园长”均已上岗
目前,全区12座公园像延福公园一样都配置了市民园长。“当市民园长没有报酬或补贴,反而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应付各种麻烦。”徐涛表示,自从当上了市民园长后,每天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虽然很辛苦,但他觉得这是一种荣誉和责任,在任期里,他会一直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争取赢得大家的口碑,再连任下去。
据介绍,随着市民园长上岗后作用的日益显现,今后,他们的主要责任还将扩充,如发展志愿者、丰富群众活动、广泛征求意见以及科普知识宣传等。市民园长与专职园长的职责分工也将更清晰,做到职责分明、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市民园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