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新雅茶室”重开,老味道犹在
2018-9-3 11:14:50发布95次查看
东方网通讯员李珏9月3日报道:有着92年历史的新雅茶室最近在南京东路重开,记载着上海茶馆变迁的泛黄的老照片,花格地砖、彩色玻璃、灰色清砖等岭南风格装饰,虾饺、蛋黄流沙包、开口叉烧包、皮蛋瘦肉粥等经典的广式点心,勾起了不少老上海人的岁月记忆。
据悉,新雅茶室首开1926年,最早是在四川路虬江路上,广东人蔡建卿创办,吸引了当时不少文人雅士,巴金与萧珊、鲁迅与许广平均是座上宾,新雅茶室被冠以上海首家文化沙龙的雅称。1934年,新雅茶室搬迁到了现在的南京路步行街,改名为新雅粤菜馆,新雅茶室的名字就一直没再拿出来用。
上海人到茶馆饮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徐珂编的《清稗类钞》记载着,早在清同治年间,上海就有茶馆了。据上海美食家沈家禄考证,当时有三茅桥临河而设的“丽水台”、南京路的“一洞天”,福州路上的“青莲阁”也是差不多时候建起来的。
广东茶楼的兴起则为上海的茶馆带来一股饮茶新风。上世纪20年代,随着来上海创业的广东人增多,锁定广东茶客的茶楼应运而生。小壶天、广东楼、安乐园等都是第一批试水的广式茶楼。
当年到广式茶馆饮茶是顶时髦的事。像新雅茶馆,“除老广东相约来此吃早茶外,青年人也趋之若鹜,广东人总是争抢头啖例汤的,新雅因此生意红火。”沈家禄说,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广东茶楼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新雅、大三元、红棉、东亚、大东、冠生园、岭南等一批知名粤菜馆也兼营早净茶。据老上海回忆,广东茶室环境清洁,茶点适口,收费公道,服务优良,要一壶香茗,孵上半天,肚皮饿时叫一碟马拉糕、一碗鱼生粥,所费不过块把大洋。也因此,海上文化人将广东茶室当作与朋友品茗会晤的首选场所。
菜肴与点心保持老味道,就餐环境上也有很大提升。留声机、老茶壶、菜名字画,随处可见的小摆设讲述着老上海的故事;彩绘玻璃、卷铁窗花、梅花瓶,洋溢着浓浓的岭南风情;门厅的玻璃橱柜,陈列着老式银餐具、月饼模具和制饼手册,向食客讲述了上海茶室的历史文化。
这两年面对餐饮业竞争激烈与消费者喜欢尝新的消费习惯,不少上海餐饮老字号正迎风而上,努力在传承中有所创新。上海经营食品餐饮的老字号一直生意很好,像南京路的新雅粤菜馆、杏花楼总店每到中秋、清明、春节等时令季节与节日,都会排起长队;但如今餐饮业竞争激烈、消费者喜欢尝试新鲜,不少上海老字号还是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危机感。
不少上海餐饮老字号这两年都在求新求变。去年,90多岁的老字号洁而精重装回归,原来老旧的中式装饰变成了小清新风格的店铺,环境一变,年轻食客就跟着来了。今年,以“海派川菜”著称的上海老字号梅龙镇酒家在南京西路上开出了一个新品牌“梅龙镇?颖食”,目标人群是相对年轻的商务客。“在国际上,老字号老品牌在主牌之外推出副牌是常有的事。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