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让市民更加了解上海的垃圾分类情况,由市政府新闻办、市绿化市容局指导举办的“垃圾分类听民声——区长对话居民”系列访谈节目正陆续在各区热播。今天上午九点,长宁篇登场咯!在一小时的访谈中,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顾洪辉与长宁居民面对面,就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体系构建、成功经验推广保障措施等话题与居民们一同畅所欲言。
长宁区自2011年进行垃圾生活分类试点以来总体情况如何?
顾洪辉:我们比较早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有关试点工作,一路走来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是可以进一步吸取的。从今年开始,我们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希望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今年来看,要实现全面垃圾箱房的改造,50%的小区要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明年我们要达到超过90%的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后年在达到90%的基础上再提高,将会大幅度提升实行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模式。
长宁区作为我市首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试点区之一,从2011年开始,已着手进行垃圾箱房、分类垃圾桶等硬件的改造配置, 2013年基本实现居住区、学校、菜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及分类制度基本普及。2014年,长宁作为全市首批试点区之一,开展垃圾分类“绿色账户”源头干湿垃圾分类激励机制,截止目前“绿色账户”已覆盖全区80%居民小区和家庭,达到22.5万户。2015年起,长宁在全市首批试点“两网融合”工作。2017年起,重点聚焦居民区和单位源头分类工作,推进居住区“两网融合一体化”模式和垃圾定时定点自觉分类投放模式,突出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再生利用,逐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
很多居民困惑:自己源头分类了,垃圾车一来却又混装了?
顾洪辉:老百姓进行源头分类,但是后面混装的问题没有解决,这样的确打击老百姓的积极性。如果运输问题不解决,垃圾分类也不可能持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分类投放,第二是分类收集,第三是分类运输,第四是分类处置,四个环节全做到了才可以建立全程分类体系。我们一定要在后续运输上解决分类问题。今年长宁特地增加了财政投入,购买了一部分的车辆。全区将近726个小区,垃圾箱房要有一千多个,区里有将近200多辆各种类型的车。目前,我们增加了干湿垃圾分类的车次,最近还将再购买一批新的清运车,保障今后的垃圾清运。明年、后年我们都会增加投入,确保实行试点的地方能够实行分类的运输。
长宁正逐步建立全程分类物流体系,杜绝后端混装、混运、混处。长宁在所有垃圾分类实效达标的小区,实行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全程分开清运、末端分类处置。湿垃圾委托第三方服务单位采用“以桶换桶”的方式进行收运,解决了湿垃圾清运中会产生的滴漏问题。今年已有20辆湿垃圾专用收集车投入运行。可回收物由新锦华公司定时清运,今年共投入8辆再生资源回收车辆。干垃圾由环卫公司进行日产日清。有害垃圾积满后通过预约由专门回收公司上门清运。3很多居民给长宁的垃圾分类工作打了8分、9分,您会打几分?
顾洪辉:打分的话,长宁区有三个桥:虹桥、程桥打8分,周桥打7分,其他打6分,平均6.5分。我们有三年计划,非常有信心会把三年行动计划执行好。我认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努力,今年目标是超过50%,明年是90%。700多个小区今年有将近400多个小区开始实施,理论上来说不应该分数很高,6.5分是比较恰当的,反映了一部分已经先行的街道,走得比较好。
我区推进垃圾分类的三年目标和计划分别是:2018年,垃圾分类达标居住区达到393个,占全区居民区总数55%;虹桥街道、程桥街道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周桥街道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街道。2019年,垃圾分类达标居住区达到671个,占全区居民区总数92%;50%的街镇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所有街镇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街镇。2020年,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小区达到515个,占全区居民区总数70%;各街镇均完成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4未来3年计划中,类似“一小区一策”有没有相应的规划布局?
顾洪辉:我们考虑“一小区一策”,针对不同的区域执行不同的政策,比如售后公房我们计划全面进行垃圾箱房的四分类标准化改造;商品房希望通过政府的引导,也能够实现四分类标准化改造。一些不具备条件的社区,我们探索了上门收集的方式,弥补没有垃圾箱房的情况。今年启动900多个箱房的改造是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改造让垃圾容器实现四分类,标识全部清楚,物流去向有公示。另外,比如程桥和虹桥在实践中,对箱房改造有一些人性化设施,在小区垃圾箱房旁边安装了水斗、洗手液、雨棚、灯光等,有些街道还在箱房周边增添了很多绿植。
经过前一阶段试点,长宁各街镇已经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华阳街道辖区内有众多不具备垃圾分类条件的小区,街道在武夷路70弄开展小区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在定西路商铺集中的地段开展商铺生活垃圾上门收集。虹桥街道辖区内高档商品房较多、外籍人士多,街道积极协调物业,在华丽家族小区、古北强生花园成功撤离楼道垃圾桶,开展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程桥街道辖区内23个小区已经实现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并实现了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不同小区类型全覆盖,售后公房“两网融合一体化”全覆盖。5随着外卖行业兴起,长宁针对再生资源回收有没有具体的举措?
顾洪辉:我们区里面有一家企业是全国著名的外卖行业企业,他们已经发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保行动,如果你上他的企业平台买外卖,他会鼓励你配的餐具尽量少,尽量使用环保材料。他们做出一系列环保产品和标准,首先从外卖行业当中倡导使用环保材料。第二像刚才说的白色污染可能还是全市普遍的问题,市里面会通过强制立法方式采取措施。在这些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特别是国有企业新锦华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安全的前提下回收起来。我们新锦华公司开发了一款名叫“再生源”的app,可以用来预约上门收集再生资源,另外还有热线电话962300,欢迎市民打电话。
长宁区与其他区的一个不同,也是一个优势在于,区属国有企业新锦华作为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优质企业,自2015年长宁区成为全市首批“两网融合”试点区以来,一直致力于为长宁提供再生资源回收的收运处工作,并不断拓展回收范围、回收品种,从高价值可回收物(如废报纸、易拉罐、旧衣物)延伸到低价值可回收物(如外卖盒、啤酒瓶)。2017年,新锦华公司累计回收可再生资源日均109吨,占全区日均生活垃圾外运总量720吨的15%。今年,我们共配置了再生资源专用收集车8辆,约700平方米的再生资源分拣场建成使用,以保障这项工作开展。
本次访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指导,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直通990》携手话匣子fm、新闻坊、上海发布、东方网、上海长宁联合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