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魔都100:朵云轩老上海眼里的文房四宝的代名词

2018-9-1 6:00:00发布101次查看
    导读:上海,人流熙攘的南京东路步行街,朵云轩就隐逸在一片绿树丛荫中。无数游客每天从这里经过,推门进店,映入眼帘的文房四宝有一种无声的肃穆。无论是1950年代的上海小囡,还是现在的00后们,学习“毛笔字”时得到一支朵云轩的毛笔,不好好练字总会心怀歉疚,感觉“对不起手中这支笔”。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上海的河南路旁新开了一家笺扇商号——朵云轩。朵云轩初营苏杭雅扇、诗笺信纸、文房四宝,书画装裱等,后又发展出木版水印、书画中介等业务,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诚信服务,朵云轩很快跻身沪上主流艺术圈:张大千初来上海,朵云轩介绍他投名家曾熙门下;沈尹默不为人知时,朵云轩慧眼识才,大力推介,助其声名鹊起;章太炎喜用“朵云轩属云”宣纸画笺泼墨挥毫;张爱玲在名作《金锁记》开篇,把记忆中的月亮比作“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鼎盛之时,朵云轩代理书画家达数百人,“书画之家”“江南艺苑”的美名不胫而走。
在老上海的眼中,朵云轩是文房四宝的代名词。笔、墨、纸、砚,只要是在朵云轩购买的,用起来就特别有神圣感。
如今,这家掩映在南京路步行街一片树荫中的百年老字号,依然是客来客往,除了销售文房四宝、艺术礼品,还经纪古玩字画、艺术品拍卖、艺术展览等。朵云轩虽是众所周知的百年老店,却始终低调经营,不常出现在平日的生活里;但只要涉及文房四宝或是艺术品,朵云轩便是人们的第一选择。
为了发挥老字号的传播效应,用创新法则赢取市场,朵云轩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全新打造朵云轩艺术中心,此举不仅成为了朵云轩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更将成为上海高雅文化的新地标。
朵云轩最初是一家笺扇庄,初营苏杭雅扇、诗笺信纸、文房四宝,书画装裱等。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当时全上海最出名的报纸《申报》一连12天刊登了同样的广告,宣告了朵云轩的呱呱坠地,店铺就设在上海的河南南路上。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河南路、福州路一带,笔墨笺扇庄云集,朵云轩不过是其中一家。但它对所营商品的材质十分讲究,重信誉,又在文房用品上着力开拓,很快脱颖而出。
“朵云”以信笺闻名,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据朵云轩方面介绍,吴昌硕的入室弟子赵子云,专为朵云轩设计过一套仿古砚信笺,十分高雅;章太炎的一幅墨迹,就是手书在朵云轩出品的宣纸画笺上的;而张爱玲的名篇《金锁记》,一开头就这样写道:“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
朵云轩经营有方,不出几年,沪上不少文人雅士都成了它的座上宾。朵云轩逐渐开始经营字画——依据书画家们的知名度、艺术成就以及作品的尺寸款式等,挂在店堂里明示。如有求购书画者,可以向店员询问,由店员向书画家求取,朵云轩从中获取一定比率的中介费。
据悉,当时与朵云轩“签约”的书画家有几百人之多,求购书画的更有大亨黄金荣、名医石筱山等。其间也有诸多故事传为佳话:张大千初到上海时,人生地疏,拜师无门,朵云轩介绍他投名家曾熙的门下,学习书法诗文;沈尹默初来沪上时不为人所识,润格甚低,后经朵云轩的大力推介,名声陡增;章太炎因不擅治理家业,经济捉襟见肘,是朵云轩为其书法作品进行代理,甚至出资为其租赁新屋,帮助其安家……朵云轩与书画界的关系日益紧密,也为书画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朵云轩南京东路店内,一楼为文房用品、艺术礼品零售,二楼至五楼分别为朵云画廊、古玩瓷器字画展示馆、朵云艺术馆和云上·朵云沙龙。
2015年5月,朵云轩自筹资金5亿元,在毗邻徐汇滨江的龙华地区打造了一座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艺术中心,包含博物馆、美术馆、杜比全景声影城和高端艺术品展示空间。
朵云轩美术馆位于朵云轩艺术中心一、二楼,将不定期举办特展。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