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8月30日报道:近年来,我国30岁左右的青年人中有不少出现了“成年迟发性近视眼”,且老视患者年龄提前。中青年人群遭近视与老视双面“夹击”,呈现“人未老,眼先衰”的特点。也令原有的屈光治疗理念产生了变化。
来自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近视眼患病人数约有5亿人,其中18岁人群近视率达到90%,30岁左右的成年人中也有不少出现“成年迟发性近视眼”。同时,目前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81%患有老视,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视光眼表科主任柯碧莲教授认为,除了病理性原因外,工作和生活中长时间面对各类智能视频终端可能是导致成年人近视度数增加及老年性眼病患病年龄提前的原因之一。“连续操作视频终端2小时以上即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这一过程在早期是可逆的,但若累积到一定程度,则可能使近视度数逐渐加深。”
“近视成人化,老视低龄化”也令原有的屈光治疗理念产生了变化。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孙晓东教授表示:“在已有的矫正视力方式中,运用全程视力覆盖理念的屈光整体解决方案是目前适用人群最广、患者术后体验相对更好的方案之一。”据介绍,目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通过引进屈光整体解决方案smile3.0+mel9.0手术平台,同时进行近视与老视的实质性矫正,为患者带来个性化的“全程视力覆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