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怎样的城市精神迎接进博会?2018上海城市精神论坛开讲
2018-8-30 23:24:11发布91次查看
东方网8月30日消息:对于即将到来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应该用怎样的城市精神来迎接?今天上午,“2018上海城市精神论坛”在虹口区海派文化中心举行,来自沪上学术界、文化界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们围绕上海城市精神主题展开讨论。
“2018上海城市精神论坛”由市文明办、虹口区委、市文联、上海社会科学院等主办。近年来,虹口区围绕发掘宣传承载上海城市精神的历史文化资源,做了许多工作,包括成立红色文化专家委员会、推进左联会址纪念馆修缮展陈、打造“中共四大·力量之源”6条发现之旅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等。
“上海的城市精神,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品位、风度和魅力。”虹口区委书记吴信宝在本次论坛上指出,精神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的积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既是全市的大事,也是虹口的大事,提升虹口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擦亮虹口的文化名片,全力保障进博会圆满召开,是每一个虹口人的责任和义务。
今天的论坛上,上海党史学会名誉会长、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云,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媒体人、“艺高高”创始人曹启泰,上海市决咨委委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飞马旅创始人袁岳就城市精神与红色文化、城市发展、市民修身及产业创新等主题作了主旨演讲。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上海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忻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朱鸿召等专家学者,则围绕“迎进博盛会展海派风采扬城市精神”主题,与媒体人、“艺高高”创始人曹启泰进行对话。
“记忆是生物的天性和本能,是人类知识构建的基础。在当下消费升级、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大时代,不论是个人记忆还是集体记忆,都是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良性资产。”石川在题为《集体记忆作为城市良性资产》的演讲中表示,虹口是上海城市文化记忆的集中地,其文化资源特别丰富,1897年,在黄浦江畔,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电影放映在这里发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虹口区拥有上海市过半的电影院。石川认为,这些都是虹口的文化记忆,而知识是生产力,想象力和文化记忆也是生产力,虹口应该率先建立记忆产业,作为本区文创发展的助推器。
张云在题为《根植于城市血脉之中的红色文化基因》的演讲中表示,从思想脉络和精神层面分析,以创新的视觉考量,要凸显上海的建党伟业、革命文化、抗战精神,及上海改革开放龙头地位等红色文化品牌特色,集中展示根植于上海城市文明血脉之中的红色文化基因及其文化实践成果。
今天的论坛还向社会发出《迎进博盛会展海派风采扬城市精神文明倡议书》,号召市民做“进博盛会的参与者”“城市精神的弘扬者”“文明风尚的践行者”,共同为迎接进博会举行添砖加瓦。论坛还向市民代表赠送了“智慧与未来”市民修身书单。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