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提升三大文明 同心共迎盛会
2018-8-31 9:13:10发布98次查看
9月起,普陀区文明办围绕提升三大文明,即环境文明、服务文明、秩序文明,重点推动迎接进博会系列工作,提高窗口、行业服务水平,倡导市民修身和志愿文化,积极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同心同向迎盛会”的良好氛围。
提升环境文明水平,展现普陀靓丽面貌
打响五场“城市管理顽疾攻坚战”。结合创全国文明城区、打造美丽家园、加强精细化管理,8-12月,在全区开展五场集中战役:“僵尸车辆大清运”攻坚战,对占用城区主次干道公共交通路面摆放的僵尸车,及长期占用居民小区公共场地的僵尸车进行集中整治清理;“黑色广告大清除”攻坚战,清除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沿街墙面、线杆私贴乱涂小广告、非法广告;“六小行业大清整”攻坚战,对无证照经营、管理不健全、设施不达标的“六小”行业进行集中整治;“环境死角大清扫”攻坚战,细致排查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死角,发现一处、清理一处;“楼道堆物大清理”攻坚战,对居民小区疏散通(走)道、疏散楼梯间、安全出口占用、堵塞、封闭,管道井内堆放杂物或占用等消防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整治清理。
实施迎进博会围墙内外粉刷美化工程。结合无违建居村创建、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景观道路建设等工作,一体化推进“拆建管美”,让城区靓丽起来,共同树立良好文明城区形象。
打造城区节点亮点工程。聚焦重点区域,推进景观道路、示范道路、美丽河道、亲水平台、口袋公园、景观灯光等亮点工程建设,让海内外宾客、市民感受到普陀环境优美、宜居宜创宜业。苏州河普陀段岸线较长,结合岸线开放,倡导市民自觉遵守文明行为,开展沿岸具有内涵的文化活动和人文行走。
提升服务文明水平,树立普陀对外形象
开展迎进博会保障服务优化行动。众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创文明示范窗口、树上海服务品牌活动,力求精细化、人性化、国际化,努力诠释“服务是普陀第一资源”。
加强行业服务指导。区商务委组织旅行社、酒店参加专题培训;区卫计委推出系统窗口服务标准化项目,在业内属于首创;区法院在法院设立专窗受理涉进口博览会案件诉讼引导和立案;区税务局、中国银行(普陀分行)等设置双语接待窗口;区行政服务中心开展精细化、精准化服务。
加强基础服务保障。如区建委加快市政道路设施建设,防止工地扬尘和噪音扰民;区绿化市容局开展行业大比拼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区市场监管局建立三级联动平台,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夜间占道设摊专项执法整治“零点行动”;区疾控中心、区红十字会、区消防支队等提供应急救援;区房管局开展行业大练兵及应急维修。
加强各方服务联动。区教育局开展“迎进博会小小东道主”活动,组织初高中学生开展多国语言翻译、讲解、导览等志愿服务工作;区委组织部推动各级党组开展“进博先锋、党员行动”迎进博主题党日活动;区人社局开展餐饮技能培训和比赛;区机关党工委牵头组织众多部门联合进园区、进楼宇开展政策专题讲座;区公安分局出入境处办理窗口强化微笑、便捷服务;区总工会组织技能比赛和展示;各街镇“三中心”积极开展窗口服务树品牌活动。
开展迎进博会窗口服务提升行动。组织窗口行业文明指数专项测评,加强窗口的宣传氛围、环境卫生、公共秩序、规范管理、礼貌服务。组织迎进博会“最美窗口人”寻找展示,9月起,开展第三季“普陀好人”迎进博会窗口单位专辑申报评选活动,将通过新普陀报、“上海普陀”、“文明普陀”、“志愿普陀”微信公众号、普陀文明网等载体进行报道。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引导各行各业的全国道德模范、普陀好人、行业领头人、先进集体投身进博会窗口服务,扩大带动效应。
开展迎进博会专业志愿服务助力行动。区11支行业志愿服务总队将紧密结合进口博览会需求,开展“迎进口博览盛会展申城志愿风采”专业志愿服务行动,做好游客咨询、秩序维护、生态环境保宣传、医疗救援、名家义诊等志愿服务。
提升秩序文明水平,加深普陀第一印象
倡导文明出行。在开展“我爱上海、文明出行”文明交通主题宣传活动等基础上,后期将落实文明交通样板路“一路一策”,建立“严整治、善劝导、促文明”的执法执勤机制,劝阻不文明行为,营造安全有序、畅通和谐、清洁优美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时,将邀请市民参加文明出行体验日活动。
倡导文明旅游。制定《普陀区关于提升旅游景区道路指引标志综合管理效能的实施方案》,优化旅游资源线路,提升旅游景点综合管理水平,积极打造“精彩上海、品质之旅”城市旅游新形象。普陀区各级酒店、商场、景点、轨道交通站点、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提供便民服务,播放进博宣传视频和进博宣传标识、标语,加大宣传力度。
倡导文明居住。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包括清洁卫生星、遵纪守法星、和谐睦邻星、文明健康星、公益慈善星等。开展文明居住公约大讨论活动。重点针对私搭乱建、房屋群租、高空抛物、宠物和施工扰邻、公用缴费拖欠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现象,引导居民为小区文明环境提升建言献策,提升公共参与意识,寻找自治共治最大公约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等公益活动。倡导市民自觉践行相关“新七不”规范,进一步推动市民修身活动,营造公益新风尚。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