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将得到推广

2018-8-31 4:10:38发布100次查看
  据《劳动报》报道,认识植物、实地调查……自2017年11月以来,上海在16所小学(每区1所)先行试点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采用体验、探究、游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课程体验和活动经历,进一步促进小幼衔接,为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打好基础。劳动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将得到推广,黄浦将率先在全区开展试点。
   更多关注儿童生活世界
  儿童在幼儿园以玩为主,到了小学能适应吗?如何幼小衔接,是不少家长关心的问题。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告诉记者,幼儿园是在游戏为主的活动中不断获取经验,进入小学,需要在观察、测量、画画、唱歌、实验、记录、表达等过程中扩展经验,促进观察、想象、审美等各种学习能力和品质提升。
  据了解,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就是从生活出发选取主题,设计活动和学习任务,在“玩玩做做”中学习,认识发展自我,参与融入社会,亲近探索自然,初步形成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习惯。课程目标包括“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个维度,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特点,学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主题、活动和学习任务,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整体感受认识世界。
  综合活动能培养能力
  普陀区新普陀小学校长寿俊梅告诉记者,现在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最期待每周五下午的主题课程。“我们将校园中随处可见的蒲公英作为活动设计的主要元素,研发了‘探寻点点’的主题式综合活动。”寿校长说,在“蒲公英之旅”活动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用app软件了解校园植物,制作“花语养护牌”,呵护绿色植物生长。还可以与伙伴一起设计装饰画美化教室环境,制作“许愿瓶”,与未来的自己对话。
  而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在二年级开设的“社区小主人”主题活动让不少孩子能力得到了提升。据朱兰校长介绍,活动聚焦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走进小区实地调查,观察小区环境和设施,采访居民,咨询居委干部,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寻找社区服务的“赞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收获颇多。卢觉非小朋友说“我懂得了讨论中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一起商量,不能吵架”;闻欣奕小朋友表示“以前我不敢和陌生人说话,通过几次活动,我交流表达能力增强了”。
  黄浦区将全区推广试点
  市教委表示,从16所小学试点结果看,教师对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正逐步加深,活动设计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能够更快更好融入小学生活,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和表达意愿强,学习持久性和主动性明显。为了推广这一做法,黄浦区将在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率先在全区开展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试点。
  市教委强调,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是当前深化“零起点”和“等第制”的重要举措,也是治理幼儿园“小学化”、促进小幼衔接的重要内容。课程实施过程比评价结果更为重要,评价要更多强调过程性和多元化,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兴趣特长。课程试点要促进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避免增加家长负担,为课程试点和推进创造良好生态。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