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清理一块铁路旁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脏乱差的“城中村”需要多久?大场镇日前给出了一个正面案例。 这是宝山区原南大村北姚湾西侧的一片民居。位于大场镇区域内,隶属于上海市铁路局,当初主要用于职工居住。40多年来,随着户主搭建出租,违法建筑连绵成片,先后住进了69户191名外来人员。环境脏乱差,房屋年久失修,火灾隐患一触即发。 今年7月至今,借助城市安全管理工作专项督查组防汛检查的契机,大场镇党委及镇政府主动跨前一步,拆除了该区域所有的违法搭建,根除了该区域的防汛防台隐患和消防安全隐患。 “小南京路”上各类隐患可不少 “拾荒的、废品回收的,拖家带口,都聚集到这里了。”63岁的王老伯从小就住在这里,眼看着这片民居从几幢砖木结构的房子,渐渐形成了一个“城中村”,其中夹杂着大量使用木板、泡沫夹芯彩钢板违法搭建的低矮房子,“到处搭得都是简易房,电线私拉乱接,垃圾遍地,蚊蝇乱飞。” 今年7月份拍摄的一张航拍照片显示,王老伯家房子旁边的空地上堆满了几百平方米的泡沫保温箱,后面就是火车轨道,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在一幢二层的小楼前碰到一对夫妻,丈夫叫王秋根,妻子叫高素珍。夫妻俩说他们在这里生活了40年,也曾违法搭建出租盈利,但后来越来越担惊受怕。“太乱了,什么人都有,烧一把火,我们都逃不了。” 此外,由于周边建筑工地多、外来务工人员多,这里的夜排档生意非常红火。“这里以前被戏称作‘小南京路’,一到晚上热闹的不行。”大场镇工作人员刘晖告诉记者,“炒菜用得都是液化气钢瓶,火头大,声音吵。”因为有生意,夜排档一直从傍晚忙到凌晨,炒菜、喝酒的声音不绝于耳,也埋下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除了环境脏乱差、火灾隐患突出,这里还因为地势低洼,一下暴雨就容易被淹:“一下大雨,水就积到了脚脖子,有时没到膝盖,积水排不出去。” 台风接连来袭,基本没有积水 7月16日,市委城市安全管理工作专项督查组在检查铁路桃浦站自管公房区域积水问题时,要求加强临时防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对此,大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同时要举一反三,借助这一契机,“主动跨前一步,勇于担当”,彻底根除该区域安全隐患。 针对积水问题,镇防汛指挥部专门制定了应急预案,安排专人24小时看管,现场配备了4台6寸泥浆泵和3台3寸手抬抽水泵,必要时采取人员撤离措施。由于准备到位,今年面对“安比”、“云雀”、“温比亚”等台风的接连来袭,该区域基本没有发生积水情况。 考虑到夜排档存在的违规用气、用电隐患和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镇卫生办、安全办、城管中队联合属地市场所、派出所对其进行了取缔,区域环境“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 要根除隐患,必须拆光违法搭建 “要想根除隐患,必须拆除这里的违法搭建,否则隐患很容易回潮。”大场镇副镇长许志康说,在与铁路部门多次沟通后,大场镇相关部门和水务所、派出所、市场所多次召开了现场会和综合整治推进会。 为摸清租住人员的底数,大场镇安全办、综治办、外口办、派出所对桃浦站公房区域多次进行夜间排查,重点排查区域内人员数量、租赁合同、租赁关系、押金交付等情况,并告知违法建筑内住宿人员需在限定日期内搬离。 期间,执法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宣传工作,并制作了液化气使用安全、燃气事故、电动车火灾事故等火灾案例展板,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整治期间的安全。 经排查,该区域现有上海户籍人口9户,实际居住户籍人口3户共13人;外来人口为69户,外来居住人员约191人。 8月9日,在租住人员搬离后,违法建筑顺利拆除。 只有3户人家,工作一样规范 “工作做到这样,确实不容易。”从小就住在这里的王老伯说,以前放暑假,孙子嫌弃这里太脏,一直住在外公外婆家。这次整治后,孙子都想回来看看了。 在王老伯看来,这次整治的成果来之不易,他希望能够一直保持下去。而这也正是大场镇党委、政府所思考的问题。 考虑到这里目前仍住着3户人家,大场镇建议相关方面对现有房屋进行检测,以确保居民居住安全。同时,进一步规范敷设电气线路,设置排污排水、公用厕所等,确保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考虑到防汛的长效机制,这里还将设置临时集水井,确保防汛措施有效落实。 王老伯说,目前,施工队正在建设大门和岗亭,他和邻居们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