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魔都100:“沐浴于主恩之中”洗净铅尘浮华的魔都第一教堂——沐恩堂

2018-8-30 6:00:00发布107次查看
     导语:在繁华匆忙的人民广场,不知你是否留意到有一个红色的十字架高高屹立于此?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洗净了岁月的沧桑,祥和而又平静,与身旁繁乱熙攘的环境截然不同,格格不入!
这座漂亮的基督教堂便是沐恩堂,它拥有着高大的钟楼,坐东朝西。位于西藏中路316号,身处闹市之中,面对是人民公园,地理位置极佳。
沐恩堂,意喻为沐浴于主恩之中。最初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原名“慕尔堂”,前身是美国教会监理公会设的监理会堂。 1929年,教堂向西迁移,经设计翻修改造,1931年建成。
1989年9月25日,沐恩堂由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上海基督教各派在这里举行联合礼拜,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的礼拜堂。
教堂外观设计是复兴哥特式风格,砖木结构,内圆外尖,尖尖的顶上顶着十字架。
沐恩堂包括大堂及钟楼、四层楼附屋等。有宽大的门厅,中部是教堂的主体部分,可容纳千人。
塔楼顶部安装着五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分外夺目,成为了人民广场的一大景观,是上海的标志性教堂建筑。
褚红色砖墙凹凸相拼有着历史的凝重感,绿荫阳光下温柔了些许。
教堂有两个门,风格迥异,一个位于汉口路,一个在西藏南路。
西方特色的拱门顶着十字架,阳光下,浓浓的年代感
黑色的门称着石灰是的十字架肃穆十分!
正门两旁的门匾纯白印刻着金色的字,肃穆而又庄重。
教堂门口以绿叶树木为主,偶有星星点点牵牛花点缀,十分安静,似乎在倾听着祷告。
“真理使尔自由”高高映入眼帘!不经让人肃然起敬。
入门口的一侧还藏着沐恩书屋,静谧的很~
进入门厅便能看到,许多基督教徒安静秩序的坐着,倾听者祷告着…
墙面多为著画故事,值得停住脚步细细评味。
推门进去,便是教堂的主体,十分安静肃穆。
圆形柱子,长方形柱和楼座的栏杆,讲经台都用錾假石饰面,满满的堆积感。在教法里,稳固性的石面建筑隐喻着神圣和伟大。
堂顶是水泥幔尖拱顶,四周嵌着彩色玻璃窗,窗框皆为尖拱形,引领者教徒们向上的强烈动势。
正如黑格尔所说:尖顶最后把教徒的理想引向天国。
玻璃窗内绘着彩色的内容,均来源于《圣经》。主色调为黄色,温柔温暖,让人始终沐浴于阳光之下的祥和与愉悦之中。
古老的教堂,悠扬的歌神,虔诚的教徒,一片祥和。来到这,似乎忘却了烦恼,享受着平静。
    沐恩堂承载着时代的变迁,保留了最纯真原味的教堂风俗,教堂内,你能看到许多老一辈的上海人都会来这洗礼,听教,也是教徒们探讨交流的好去处。
不仅为基督教徒开放,也欢迎着“俗人”去听教!
每个星期日7:00、9:00、14:00、19:00做会做四次礼拜,游人也可进去参观。
现今时代脚步发展迅速,作为都市人,内心浮躁,焦虑。来到沐恩堂,坐在教堂的长椅上,手中持着一本圣经,听着牧师的启示说教,不自觉的就平静下来了!舒缓了心灵,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洗涤了内心的不安,豁然开朗!
教堂文化的融入使上海城市建设迈入西化的历程。各具西方风格特色的教堂,带来了与中国传统建筑完全不同的景象。经过时代变迁,逐渐开始形成了与上海狭小的城市用地相适应的海派西式教堂建筑样式,为上海教堂建筑艺术奠定了高峰!是老上海遗留下来的海派文化精髓!
作为老上海最为知名的教堂,它似一位圣者伫立于闹市中,看尽浮尘,默默为这座城市做祷告,神圣而虔诚!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