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式里弄是老上海的根底,是城市人文记忆,它与高大的现代建筑组成了新时代上海的城市风貌。
然而,旧式里弄房屋由于建造时间久远,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如配套生活设施落后、公共厨房环境脏乱、陈年旧物堆积、电线油腻老化等。这些现象既造成居民生活不便,也存在安全隐患。淮海中路街道70街坊就是这样的典型区域。
为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淮海中路街道通过大调研问计于民,今年5月,合一、建二居民区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启动公共厨房改造实事工程。
排摸征询
早在2017年底,淮海中路街道社区管理办便会同合一、建二居委对公共厨房改造进行了前期排摸,充分征求了居民意见。
在会同施工单位制定整体方案的同时,居委召开听证会,听取居民对此次厨房改造的建议和意见。就施工周期、整体风格等情况进行了沟通,同时对灶台材料、水斗大小、瓷砖花色、橱柜颜色、地面防滑等细节进行了探讨。
经商议,公共厨房间改造方案初步确定,图纸发到每家每户。过程中,党员积极带头,居民广泛参加,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和居民自治共治作用。
施工方先将肇周路224弄1号的公共厨房改建成了“样板房”供居民参观,焕然一新的厨房空间直观了然,充分调动了大家进行改造的积极性,改造工程由此正式展开。
肇周路224弄1号样板公共厨房前后对比
协调矛盾
不过,由于每户公共厨房的情况不一且诉求多样,实施过程中“众口难调”。
对此,改造工程采取“一户一案”的原则。居委、施工方通过协商认定每户的公共厨房面积后,施工方再据此绘出详细图纸,每户房主签字确认后才开始施工。
厨房改造施工现场
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居民常常为十几厘米、甚至几厘米的使用空间互不相让。协调居民矛盾,成为了居委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居委社工和楼组长不怕麻烦,逐一上门听取意见,分头做好思想工作,劝服大家以邻里和睦为重,抓住此次改建良机,共享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最终使得矛盾方谅解让步、摒弃前嫌,厨房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淮海街道对厨房改造的整体工程十分重视,对各项工作给予全力支持。日前,合一、建二居民区公共厨房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崭新亮丽的厨房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与称赞。
公共厨房改造前后对比
公共厨房改造前后对比
公共厨房改造前后对比
居民俞阿婆:“如今我们的公共厨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标准规范的电线管套、统一规格的电源插座、干净整洁的瓷砖墙面、安全美观的防滑地砖、明亮节能的led筒灯、乌黑发亮的大理石台面、整齐干净的不锈钢水斗、崭新美观的米黄色橱柜、宽敞实用的储物空间,这些变化让我们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公共厨房改造前后对比
此次淮海中路街道的公共厨房改造工程,是在充分考虑居民想法、尊重他们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既着力解决居民们的日常实际困难,又充分考虑大家对生活品质的需求,进而通过降低安全隐患、改善空间环境等方式,使居民的居住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社区的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一实事工程因符合民意、顺应民情,从而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