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成修身空间 15家"徐汇区市民修身基地"授牌
2018-8-27 17:40:15发布90次查看
包括宋庆龄故居、张乐平故居、柯灵故居、巴金故居等名人故居以及徐汇区社区学院、徐汇区图书馆、徐汇艺术馆等在内的15家单位,在今天(8月27日)下午举行的“文明之风:迎进口博览会,做文明徐汇人”——徐汇区市民修身活动中,被正式授牌成为“徐汇区市民修身基地”。
图说:柯灵故居
自2016年上海市推出“市民修身行动”以来,徐汇区全面予以贯彻落实,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全区以举办进口博览会为契机,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为抓手,梳理区域历史人文资源,创新市民修身载体,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着力塑造具有海派文化特点的修身品牌,打造了一批名人故居市民修身空间,形成了多条爱国主义教育红色修身路线,推出了多个博物场馆市民修身行动平台。
图说:修身达人分享
在今天的修身活动中,四位来自徐汇区不同行业领域的修身达人,从自身角度分享了如何修身,做文明徐汇人。来自上海光影之声无障碍影视文化的韩颖,用“强大自我,无私奉献”来诠释无障碍电影解说志愿者的付出。她说:“一部2小时的电影,为视障人士专门制作的解说稿,光撰写就需要花100个小时准备,每部影片看上7、8遍是很寻常的,然后还要再进录音棚进行录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撰稿人的责任感和恒心,以及解说志愿者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解说录制,视障人士才得以在社区观看这些经典影片。”作为龙华烈士陵园唯一的男性讲解员,侯春玮为了更好的做好解说工作,平日里多听、多看、多说、多练,他表示:“要用更多鲜为人知的事迹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为观众进行解说的时候,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更好的传播红色文化。”
此外,新一批徐汇区市民修身项目在活动中启动揭晓,由由市文明办、市教委等单位联合推出的《阅读者2018》以及徐汇区文化局与中华书局合作完成的《海上遗珍:衡山路》作为修身读本被推介分享。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