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然成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这份突如其来的“小确幸”让南翔居民对家门口医院诊疗水平的提升充满了期待。
8月4日,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去筹,正式成为全国首家由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前缀被冠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寥寥数字,意味着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医院等全市现有的4家“同济系”三级综合性医院成了“兄弟单位”。
国内尚属首创“同济大学医学院筹建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仇燕青告诉记者,去年,嘉定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海的另外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入围首轮筹建。
南翔有幸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南翔镇社区,临床水平和科研教学能力,深化与同济大学医学院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水平的提升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至于挂不挂牌,挂什么牌?
居民们的关注点更多地还是聚焦在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上。为此,在筹建前期,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谢南姿副教授就开始在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带教。
“要不是谢医生,我还一直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呢。”以往动不动就腰疼的张阿姨谈起谢南姿便竖起大拇指“做梦也想不到,竟然是腰椎压缩性骨折。”因为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跳完广场舞的张阿姨并未在意腰部的隐隐疼痛,而谢南姿在详细了解张阿姨的生活方式后,怀疑张阿姨的腰椎可能出现了压缩性骨折,并最终为医学检查证实,陈阿姨怎么都不会想到困扰多年的疾病竟在家门口的医院找到了病因。“每次在医院测得的血糖值都正常,而病人自测的血糖值总是异常。”见几次调整药物后病情仍没有改善“不会是血糖仪出现了问题吧?”谢南姿的猜想有些“不走寻常路”,她让陈阿姨把家里的血糖仪拿到医院进行同步检测,果然,问题出在了陈阿姨家的血糖仪上。
“谢教授问得很细,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董晨杰,如此形容谢南姿的每次问诊“与病患多接触、多了解、多问……谢教授的开放性、系统性问诊给中心的全科医生们打开了全新的思路和借鉴。”
社区医疗、临床带教水平的提升仅仅是一个方面,跻身“同济系”后同济大学医学院也将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更为优质的高校资源平台,以提升其科研实力、医学学科建设为社区全科医师的成长铺平道路。去年,由同济大学医学院及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上海市中美全科医学论坛,走进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自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三位专家走进社区。
通过门诊带教、临床案例分析等活动向南翔的全科医师展示了美国全科门诊的标准化接诊流程与他们的诊疗经验。
在静华卫生服务站美国克拉克森家庭医学医生、医学总监kent zhao在仔细查看各种检查单后,用流利的中文向就诊患者一连问了近十个问题,从既往病史、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家族病史等方面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向参加门诊带教的全科医生们展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化全科诊疗模式“得益于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合作,使得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宽广,也接触到了更多新理念。”
仇燕青的话,可以从南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中得到印证,2017年到今年6月的筹建过程中该中心有11篇论文上核心期刊而2013年-2016年,四年时间里只有5篇,仇燕青坦言,因为有了“附属”的关系,南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拿到了,参与同济大学医学院课题立项的擂台赛“门票”并成功拿下其中三项2016-2017年度,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科研能力前50强(第2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