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中山街道书记谈城乡差异发展如何平衡

2018-8-27 11:32:15发布91次查看
  大调研正在进行中。
今天的调研手记,小松请到的是中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夏爱军。一边是蓬勃发展的商务区,一边是年迈衰落的功能区,中山街道有很多资源都存在明显的南北不平衡。那么,借着大调研的契机,如何实现南北资源均等化?如何缓解居民的痛点、堵点、难点?一起来看看夏爱军怎么说。
俯瞰中山
用好“传家宝”启航新征程迈向新目标
中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夏爱军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一切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我牵头召开了园区建设、社区治理等五场不同类型的“头脑风暴”座谈会,通过走访企业、园区、居民区等对象,形成“科创中山,乐居家园”五个行动计划。大调研的开局,我听到不少“真声音”、“好声音”。
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
遵循规律、了解需求,提升企业服务精准度。我到柴火众创空间调研,东华大学创业团队“笑立方”负责人介绍,“创业至今,我们已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奖项,目前正尝试转化研发成果,希望政府能在产业对接方面予以扶持”。科研不仅要“开花”更要“结果”,企业向我们提出了需求。这让我想起了飞科副总曾说过的一句话,“中山是块宝地,扎根在这里,双方遵守共同的规则,政府从来不来打扰我们,我们就这样发展壮大了”。我们以为企业需要无微不至的关心,实际上,我们要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为导向,只有了解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才能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
自我“找茬”、自行“拔刺”,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度。我们常说“木桶定律”,最短板决定储水量,而“城市安全”就是“底板”,一旦漏了,水就流光了。我到居民区调研时,居民干部代表提出,随着万达商圈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城市治理需求。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绝非一朝一夕之举,必须下绣花功夫。我们在商务区成立综治分中心试点,兼具综合治理、网格分中心、警务分中心等功能,形成以住宅小区围墙为界,围墙外商业街区由执法单位和综合管理队伍“联勤联治”,围墙内由居委会实施“自治共治”的模式。
破除藩篱、增进福祉,改善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直属公司时,有同志反映,“我们街道有一堵透明的墙,把一条路分成了两截”。我很疑惑何为“透明的墙”?原来,茸梅路是一条纵贯生产性服务功能区和商务区的南北向道路,如果说商务区像一位“蓬勃青年”,那么功能区就如一位“年迈老者”;同一条路的路灯,北段明亮、南段暗淡,仿佛真的被一堵无形之墙隔开。周边其他南北向的道路也是同样情形,这种割裂无形中构成了中山特有的城乡区域发展差异。
这种差异引发了我的思考,中山有很多资源都存在明显的南北不平衡,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居民生活水平等。虽然短期内很难实现完全的均等化,但是走出去多看、多听、多了解,总能找到一些疏通堵点、缓解“阵痛”的“秘方良药”。目前我们已经对茸梅路实施灯光改造工程,“敞亮”功能区道路,“照亮”老百姓出行。文翔路、茸兴路等道路的改造提升计划也在调研论证中。
中央景观湖
优化环境、提升品质,城市建设更具温度。去年,我们在沪松公路西侧种植7万余平方米桃花、樱花林,利用“五违四必”整治腾出的土地打造了一条“花园岸线”。最近我到茸北工贸公司调研,有同志提到,光星路(功能区段)周边虽经多次整治,市容环境仍旧脏乱、安全隐患层出不穷。这条不足6公里的光星路,往北直达万达广场,南面则是隐患丛生的“小胡同”。
作为镇改制而来的街道,我们还存在许多环境短板,整治永远在路上。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要坚持将优化布局结构、提升品质效益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优化市容环境,不断改善城市面貌。今年,我们准备在花卉路南侧区域打造文翔路匝道口进入中山的“门户花园”,与“花园岸线”交相辉映。
大调研的最终目的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前提是要摸清企业、居民的急难愁问题,闭门造车、异想天开肯定不行。有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但还有更多问题,是我们未察觉、未关注的,大调研正是我们发现这些“未知问题”的良好契机。只有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才能真正掌握中山这片土地上存在的短板,才能推进问题的解决,才能不负时代召唤、不负人民期待。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