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嘉定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2017年底全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18年以来,已完成河道综合整治30公里,轮疏中小河道57公里,打通断头河60条段,不断提升区域水环境,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记忆里的清清河流又回来了。
通过大调研大走访,嘉定区职能部门和街镇等听取民意,为民解忧,让河清岸绿的新环境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景点”。一起来看看,嘉定如何为河道“美颜”?
“双管”整治河道焕然一新
家住新成路街道新成村村民说:“门口的这条老练祁河离我家不到10米,以前天热的时候东风一吹臭味就飘来了。经过整治,水质明显改善河道焕然一新。”
如今,在全区拆违、河道治理“双管”整治下,老练祁河东段东面开河200米,和练祁河打通,死水变活水,河水流动起来,水质一下子清澈了。
老练祁河整治前后对比
外冈镇辖区内河道纵横交错,河网发达,有大小河道109条段,总长度177公里。
大调研大走访工作开展以来,居民、农户集中反映河道淤积加剧、城镇景观受损,整治诉求不断涌现。
针对现有河道问题,外冈镇全力推进整治工作,促进水环境持续改善。
古塘河河道整治前后对比
1
中小河道轮疏
截至今年6月,共疏浚中小河道53条段共57.8公里,有效增强了农田灌溉能力,改善了水环境。
2
生态河道整治
对小横沥、瞿门河等4条段共7.02公里河道进行了生态治理试点。通过营造景观,生态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居民营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
3
河道综合整治
综合整治郭泽塘、东徐公河等4条段共6公里河道,进一步改善水质,修复水生态,保证排水除涝安全和水系布局更为合理。
野鸭河宝钱公路北侧施工前后对比
“死水”变“活源”扮靓美丽乡村
钱泾河是一条死浜河道,全长600余米,纵贯华亭镇双塘自然村,直通浏河交汇口,是周边村民一条重要的生活和灌溉河道。
在大调研大走访过程中,不少周边村民表达了希望能够改善钱泾河水质的愿望。
华亭镇水务所征求村民意见,针对河道部分地势高、土质松、水量少、流动差等问题,制定整治方案:
1
分类对河道进行清淤疏通,提升水质。
2
协调周边村民拆除违建,整治河岸环境,将松动土质岸坡升级为木桩结构。
3
打通北岸断头浜,使钱泾河变为开放式流动河道,恢复河道自净能力。
该工程于5月下旬启动,目前钱泾河水质改善了,河岸美观了,防汛蓄水能力提高了。
区镇联合治理恢复水质
嘉定新城(马陆镇)水务所工作人员,在大调研大走访期间,有居民反映:育绿东路1号桥位置的马陆北界泾又黑又臭。
随即,水务所专业人员立刻赶往现场查看具体情况,并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
1
封堵黑臭河段北端混有工厂排水的排水口,并联合区水务稽查、属地陈村村上门检验周边企业排污情况,确认排除企业违规排污行为。
2
河道施工单位对问题河段进行了筑坝,通过几轮抽水、换水作业,逐步恢复水质。一周后,马陆北界泾水质基本得到恢复。
3
为防止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水务所督促河道保洁单位做好日常维护工作,陈村村加强联勤日常巡查,前移关口,杜绝车辆偷倒垃圾等污染水源事件发生。
宅河整治缓解雨水倒灌
今年上半年,嘉定工业区完成了81条段河道疏浚以及10万平米河岸拆违任务。
大调研大走访期间,娄塘村村民反映:由于该区域地势较低,一到汛期,柏家池河水暴涨后,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倒灌至村里道路上,积水甚至都能没过村民膝盖。
为了缓解河水倒灌问题,在宅河整治过程中,娄塘村征询村民意见,与水务部门商讨解决方案,宅河整治工程预计在11月底前完工:
1
对柏家池进行扩挖,河床将从原先60平方米扩挖至280平方米,从而能够在汛期容纳更多的雨水。
2
全面疏通通往外河的管道,提升排水能效。
3
完工后,娄塘村还将在排水口安装大功率抽水机,防止汛期雨水漫灌。
宅河整治工程进行中
精心养护让“她”一直美下去
q
南翔镇在大调研大走访中,听到了不少横沥河景观廊道周边居民的担忧:这么美的景观廊道,开放后人流量增大,如何常态化管理,让“她”一直美下去呢?
a
南翔镇为横沥河景观廊道量身打造了精细化和专业化后续养护方案:
南翔水务部门对河面定期进行专业化保洁。
南翔物业公司负责对周边设施进行维修,对绿化进行定期养护。
同时对河道周边实施安全监控管理,做到专人专管。
徐行镇为进一步加强河道监督管理,提高水环境治理工作效率,充分调动社会监督和群众参与力量,鼓励民众参与河道治理和养护。
1
鼓励企业认领周边河道
2
计划组织各村群众作为村级河道督察员对村级河道进行第三方督察
3
由单方河道保洁巡查转变成,保洁养护单位日常巡查与第三方督察互相监管机制,进一步发挥群众作用
巡查及督察队伍发现上述问题后,必须及时将巡查问题反馈给镇河长办,镇河长办在梳理后反馈给各级河长并制定整治措施。
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提升水环境
结合大调研大走访,嘉定区水务局对全区所有河道全面“回头看”,重点对群众身边的小河沟采取“拉单销项”的方式,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深化河长制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突出河长履职方式向基层调研走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疑难问题转变,提高河长履职能力。
“跨区域”协同作战
重点以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为契机,全面加强与昆山、太仓沟通,以吴淞江行洪工程(嘉定段)、嘉北生态涵养区以及浏河等省际界河为重点,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推进美丽河道建设
在全区范围广泛开展“美丽河道”示范点创建工作,树立了吴淞江北岸江桥段、外冈镇小横沥等一批样板段,以创建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巩固提高水环境治理成效,改善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