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昨天一篇名为《为什么中介哄抢租赁房源,因为xx都没它来钱快》的网文再度炒热关于房租问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文中介绍的所谓租房机构“空手套白狼”模式仅有一些中小中介机构在采用,并非市场主流模式,租客不必因此而产生恐慌心理。
“空手套白狼”或引发资金断裂
该网文称,空手套白狼的“套路”是:中介和租客联系,号称押一付一甚至押0付一来吸引客源,只需要一点服务费就可以,通过种种诱导让租客签下租赁合同。但事实是,租客其实和一家第三方金融公司产生了联系,签下的是一份贷款合同。该合同以租客个人信用做承诺,通过绑定身份证和银行卡获得了金融公司一年的租金贷款,金融公司一次性把租客12个月的租金全部打给了中介,然后租客一个月一个月慢慢地还给银行钱。
风险在于,中介可能仅仅用金融公司一部分的钱给房东,剩余的资金如果遭遇公司经营不善导致破产,或者无良经营者索性卷钱跑路,从而引发类似p2p爆仓一样的效应。
昨天《中国房地产报》就爆出消息,称杭州一家名为鼎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长租公寓公司宣布破产,导致4000多户租客利益受损。该报表示,该公司“究竟是破产,还是卷钱跑路,至今也仍是个谜!”
沪多数租赁企业未采用该模式
记者昨天采访了上海多家长租公寓企业的负责人,他们都表示国内市场上绝大多数品牌企业并不采用这种模式融资,风险并不是那么危言耸听。
自如上海总经理周艺君告知记者,他们公司的业务就不采取这一模式。魔方公寓的一家大型门店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一般采用的模式就是租客直接和魔方公寓签约,租客的租金也是直接打到公司的账户上,并没有第三方公司在中间“过桥”。
而上海一家经营代理经租业务的大型房产中介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代理经租房源的确在出租时需要签一份三方协议,不过此三方并非前文所述的第三方金融公司。“原先工商登记注册目录下并没有‘住房租赁经营’这个类别,为了开展业务方便,房东需要把房源先转租给一家物业或资产公司,而此类资产公司往往是中介企业的子公司。2017年底工商部门宣布登记注册目录中专门有了‘住房租赁经营’这个类别,中介就可以直接注册一家住房租赁企业和房东、租客直接开展业务。”
租赁企业和银行有分期业务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不少长租公寓经常会遇到银行的信用卡部门会找上门来“谈合作”。
“模式是银行一次性将房租付给长租公寓运营商,租客再分期付给银行,银行事实上赚取的就是一个利息。”一位长租公寓的店长告诉记者。不过,一方面银行会找比较成规模的大型长租公寓开展此类业务;另一方面,租客也会明确被告知这样一个合作,通常需要办理一张该银行的信用卡用于每月还房租。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合作的双方是大型品牌长租公寓和正规的银行,并且将业务模式明白无误告知于租客。此举既为长租公寓解决了资金问题,同时对风险的把控又比较正规。而本文开头的案例,则是中小长租公寓运营商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脱离监管下的合作,往往租客也被蒙在鼓里。
房东租客如何避“坑”?
租客和房东如何避免入此类“坑”?业内人士坦言,找比较大型的品牌租赁企业是最主要的办法。
一位业者向记者爆料,曾经就有一家类似文章开头“鼎家”公司运作模式的租赁公司,将收来的房源挂到上海一家大型中介公司的网站上出租,若干个月后卷钱跑路,把房东和租客的麻烦丢给了中介。后来这家中介出台规定,严格审查租赁房源的来源,并且必须有房东的亲笔委托书才行。这一系列规定出台后,堵上了“空手套白狼”公司借其他平台出租房源、将风险转嫁的出路,同时大大提升了在该中介平台上租赁房屋的安全性。
当然,租客也应尽量避免贪图便宜,不要在没有看清租房合约的前提下轻率地签约租赁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