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独家“定制” 打造文明风景线
2018-8-24 10:11:23发布91次查看
从去年开始,黄浦区通过广泛征集和定向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校师生、驻区单位员工积极参与手绘墙制作周菲摄
局门路620号门前有一面“创文明城区,做黄浦文明人”的涂鸦墙,总是能够吸引周边居民和过路游客的目光。这面手绘墙以金光映日的银杏叶铺底,上绘屹立于黄浦江上的“卡通版”卢浦大桥,并标注“社会主义价值观”字样。停下脚步的市民在仔细欣赏之余,纷纷举起手机在手绘墙前自拍,上传至社交网站。
记者从区文明办了解到,这样的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欣赏习惯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手绘墙,目前在黄浦区共有300余幅、2000多平方米,分布在区内十余处工地围墙,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人们从“价值遵循”向“生活习惯”转变。
打造公益体验地
黄浦区通过广泛征集和定向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校师生、驻区单位员工积极参与手绘墙制作,这种做法起源于2017年。
位于吉安路湖滨路上的师生手绘墙是首批制作的工地围墙之一,所有反映核心价值观内容和黄浦文明风貌的手绘作品,均出自于全区中小学师生的巧思和妙笔。据悉,去年区文明办组织举办“黄浦师生手绘墙”征集活动,经过2个月的宣传发动,共收到来自中、小、幼各学段20多所学校、40余支团队的100幅应征作品。经“上海黄浦”官方微信网络评选,选出20余支队伍参与吉安路湖滨路现场绘画。师生们用画笔勾勒出与文明同行、爱黄浦爱生活的美好愿景。
今年年初,区文明办还特邀上海美院学生为河南南路工地围墙创作了40幅以十九大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手绘宣传画,独家“定制”的手绘墙成为豫园周边一道独特风景线。
与街区特色相融合
围绕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强市民修身、诚信教育、培育勤劳节俭观念、传承孝道和敬老风尚、倡导文明旅游等方面精心设计制作的师生手绘墙质朴亲切,不仅展现了师生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将中国精神、上海文化、黄浦故事诠释得淋漓尽致。
要让公益广告真正发挥出宣传阵地作用,设计者还需要考虑营造与社区建筑和街区风格相融合的形式。瑞金社区地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区域内有大量别具风格的保护建筑。在孙中山故居外墙,手绘丰子恺“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以漫画的形式提升了宣传的活力。在瑞金宾馆的透绿围墙外,中英文双语核心价值观铜质宣传标语与社区景观相映成趣。而思南路、南昌路、皋兰路沿街透绿围栏,则以扇形与竖幅画条搭配的公益广告吸引游客伫足留影,做到入眼、入耳、入心。南昌路善庆坊社区则在围墙上手绘老上海石库门弄堂生活场景连环画,使更新后的小区既有艺术氛围,更增添居民群众向上向善的行动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延伸至基层“最后1米”。
推动践行大众参与
在总结师生手绘墙经验成果的基础上,黄浦区逐步在全区40个工地围墙复制推广这一做法。除了鼓励学校师生、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外,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定向委托专业广告公司,设计制作以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手绘作品。如今,北京东路、四川中路、凤阳路、河南南路等一批工地围墙也旧貌换新颜,既推动城市面貌的微更新,让城市更整洁,也增添一道人文美景,让城区更具温度。
随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民评价”的良性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手绘墙促进了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设计制作的范围覆盖和水平提升,更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据悉,在黄浦区举办的2017年度最受欢迎的公益广告评选征集活动中,共收到应征作品526件,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民大众心目中日益落地生根。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