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乐游上海,现在的小仙女们,都流行约个英式下午茶。你可知道,这样的下午茶,在700年前就有啦!在沪郊青浦淀山湖畔的金泽镇蔡浜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喝着阿婆茶,传承着历史!
淀山湖畔的青浦金泽镇蔡浜村,三面环水,素有“水中蓬莱岛”的美誉,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重点是,这里还有着传说中的乡村英式下午茶—— 700年历史的阿婆茶。
“一碗阿婆茶、二块萝卜干、三根咸菜苋、四根青竹头……”身着蓝青色花袄的阿婆们一边劳作一边唱着小调。农活干累了就歇歇脚,一边说着家长里短,一边拿出一壶茶水,吃上两口咸菜,生津止渴。
据说,这乡村版英式下午茶,只要二十块钱。配的茶点,也都是超级“重口味”。因为它喝的不是奢华,而是年!代!感!
下午茶还能重口味?咸菜、酱瓜、萝卜干、腌黄瓜,还有一碟子黑乎乎的像墨汁一样的蚕豆。主角“茶”更是霸气,装在吃饭的饭碗里,满满一碗茶叶,看起来超级浓。碗也是那种年代感的,碗沿上还印着大红的喜字。
咬一口酱瓜,喝一口阿婆茶,哇.......化学反应就这么奇妙地发生了,咸、酸、苦一综合,竟然唇齿生香,生津止渴,精神气爽。
阿婆茶,并非某种茶的名字,而是被当地人称为“边喝茶,边聊天,嘴不闲,手不停”的喝茶习俗。如今,阿婆茶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青浦区“十大乡土文化“之一。
过去,泡一杯“阿婆茶”,以树枝、风炉炖水,开水沏茶,配上咸菜、酱瓜、塌饼等独特的茶点。炖水,用的是铜吊子灌水,放在风炉上,然后取来枯树枝作为燃料。别看铜吊子又黑又重,泡出来的茶味道好,香润、解渴。
风炉是吃“阿婆茶”必备的炖水工具,用泥巴和稻草粘连在一起,手工制作,是专门用来炖茶的灶具。炖水最好用树枝,在树枝中要数松树条更好,其次是棉花杆、菜花杆、豆杆等,最后才是稻柴。
点茶娘,则相当于首次沏茶,只用少量的开水点茶,然后将盖子捂上,略等片刻,再冲入较多的开水,这样可以保证茶水的色、香、味俱佳。按照这种方式沏出来的茶,芳香异常。
喝阿婆茶,还要配上几道当地的小菜,如菜苋、萝卜干、酱瓜、雪菜等,也有热点心,如芥菜塌饼、麦芽塌饼、毛蒸芋艿等才够味。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阿婆们也会用话梅、花生、各种新鲜水果等来作为茶点。
如今边喝茶边劳作的情景已经不多见,阿婆茶更多的是村民们生活中交流信息、增进感情、融洽邻里关系的”和谐茶“。隔壁乡邻有矛盾,一碗茶一吃,大家面对面,矛盾都化解掉了。平日里,一有空闲,村里的每家每户便要喊吃茶。今天这家,明天那户,一家家地挨着轮。
2006年,青浦”阿婆茶“获评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乡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现在,你可以去阿婆茶体验中心吃茶,当然,最地道的还是去村民家里,感受原汁原味的阿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