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鸳鸯”盗贼六天连续作案被抓
2018-8-22 15:46:15发布113次查看
网络交友平台固然是互联网时代一种结交朋友的新渠道,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与网友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与网友见面更要谨慎,最好找人陪同,保障自身安全,并注意保管好贵重物品。区检察院近日审查办理了这样一起案件,一对“鸳鸯小偷”约见网友屡次作案获取不义之财。犯罪嫌疑人何某、陈某目前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小情侣发现“致富妙招”
今年3月底的一天,李某与在网络交友平台上认识仅3天的女网友相约在家附近的肯德基见面。夜间11时,通宵营业的肯德基里早已不见了白日人来人往的喧嚣,显得空空荡荡,除了他们这对“小情侣”外,只有一人正在用餐。见面后,女子自然而熟练地拿起李某的手机拍照、打游戏,两人边吃边聊,十分投机。待到用餐完毕,女子贴心地提醒他将剩余的餐点打包,李某并未多想当即照做,可当他带着打包好的食物再度回到座位时,却发现刚才还在与他亲密聊天打闹的“女朋友”连同他的手机已一起消失不见了。
李某随即前往附近的派出所报案,殊不知参与此次行窃的除了他刚刚见过面的女网友何某外,还有那名与他们同时在餐厅用餐、状似路人的顾客——陈某。何某和陈某是一对交往不久的恋人,这是两人第一次尝试行窃,虽然只盗得一部手机,但如此轻易到手让他们自以为找到了一条极好的“致富之路”,两人于是积极谋划下一次行窃。
在3月底至4月初的短短6天时间里,类似的盗窃事件密集上演。
以“开房”为诱饵再次行窃
第一次得手后的第3天,何某和陈某两人制订计划,再度出手,仍然由女方出面约会,降低受害者警惕性,伺机盗窃,男方则负责统筹把控、周围把风,并待得手后携女方迅速打车逃离现场。
这一次,他们锁定的盗窃对象是何某的一名“老板”朋友张某。当天上午,受害人张某驾车与何某约会,两人兜风出行。游玩结束后,何某借口玩得很累,提出要开房休息,张某欣然应允。由张某出示身份证开房后,何某跟随进入,并提出让张某先洗澡。张某脱去衣物进入浴室,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则随手放在床头柜上。可当他洗漱完毕出来时却发现,房间里早已空无一人,自己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和裤子口袋里的钱包也都不翼而飞。张某随即寻求旅馆的服务员帮忙报警。
得手的何某与陈某此刻正踌躇满志地前往浦东转卖“战利品”。在路上,他们先通过偷来的手机微信转账功能,向自己的账号累计转了3000余元,随后,他们以“忘记密码”为由,寻找手机店帮其刷机解锁,并最终以1800元的价格将手机转手折现。此次盗窃,不过半天的工夫,两人“获利”近5000元,接近何某一个月的工资,钱财来之太易,让两人彻底迷失,在违法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冒充机主“借钱”诈骗
陈某与何某并未就此歇手,除了将偷盗的手机转卖之外,他们发现利用手机的转账功能获取不义之财更为快捷,遂迫不及待地寻找再次作案的机会。
次日凌晨,两人在网络交友平台上认识的网友林某成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这一次,他们直接相约在宾馆见面。进入宾馆房间后,何某故伎重演,同对待上次的受害人张某一样,何某提出让林某先去洗澡。短短3分钟后,当林某从浴室出来时,何某早已和陈某两人带着盗窃所得的手机、钱包等财物逃之夭夭。
何某与陈某和上次一样,计划在手机转卖之前,先利用手机支付功能转账,盗得林某个人账户内钱款近1500元。然而,他们并未就此罢休,而是打开林某的微信,模仿林某的口气,以林某的名义向其亲戚朋友借钱,最终从林某的姐夫处骗得900元。
次日晚上,两人又对在网络平台上认识一周的潘某下手,同样趁“开房洗澡”实施行窃。洗澡期间,潘某发现浴室内没有香皂,就喊何某帮忙去前台拿,何某趁此机会拿着潘某的手机与钱包离开。何陈两人依照此前的办法,以潘某名义向潘某的亲戚朋友借钱,从4名亲友处骗得近1000元。
自首次行窃到被抓获,仅6天时间内,这对“小偷情侣”共偷得手机5部,经认定,总计价值9700余元,并通过现金、转账、诈骗及手机转卖等多种渠道非法获得1.1万余元,共计2万余元。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