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暑假 金山博物馆举办夏令营活动
2018-8-22 14:15:08发布121次查看
参加金山区博物馆“我是小小讲解员”夏令营活动的青少年
如何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有收获的暑假?除了上补习班、外出旅游等,去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参加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博物馆里学历史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金山本土历史文化,激发对金山文博的热爱,金山区博物馆推出夏令营、电影之约、古船模型制作、专家带你来看展、金小博红色记忆等系列活动。
7月16日至17日,博物馆举办“上海考古从这里出发——金小博文物夏令营”。20名来自各中小学的青少年参加文博讲座、参观“金山船舫水下考古特展”等,近距离感受考古工作。“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既能让他们了解金山的文化历史,也能学到一定技能,一举多得。”区博物馆宣教部负责人曹婷婷说,“作为地方史志类博物馆,需要不断创新,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传播文化,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
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沟通力,7月31日至8月2日,区博物馆举办“遇到最棒的自己——我是小小讲解员”夏令营。通过背诵文物材料,讲解文物展品,让孩子们增长文博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金山小学的29名学生,通过吐字发音练习、讲解礼仪培训和展馆实地操练等课程,加强了对金山文化的认知,了解了文物背后的知识。
去年获得“讲解人气之星”的蒋佳悦,成为博物馆特聘小讲解员和文化志愿者后,利用周末、假期以及课余时间在博物馆展厅为观众讲解,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金山小学的方老师惊喜地表示:“蒋佳悦是个文静的孩子。没想到参加活动后,她能讲解得这么生动、流畅。”
图书馆里长知识
区图书馆实施中小学生暑期阅读提升计划,学生可前往图书馆借阅图书,完成打卡和集赞,参与“阅读小达人”评选等。
区图书馆少儿活动部主任张晓婷介绍:“图书馆暑期安排了众多活动,包括未成年人暑期专题金文讲坛、亲子课堂、书友沙龙、书香夏令营等。”
7月20日,为期10天的书香夏令营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原本计划招生40名,由于报名火爆,招生增加到51名。上海师范大学的17名志愿者带领小学生开展种子种植、趣味实验、课业辅导等11门课程的教学。孩子们在玩中学,从书中学,他们高兴地说道:“在书香夏令营里学到了知识,认识了新朋友。明年还要来!”
区图书馆希望小朋友像一颗种子,在书香夏令营活动中吸收营养、茁壮成长。
8月1日晚上,母亲蒋燕妮带着9岁的孩子章逸初来到图书馆,想参加悠儿读书会。她说:“我是听人介绍才知道有这样的英语课,就带着孩子直接过来了,没想到要提前一周微信预约。我们等等看,说不定能候补成功。”过了一会儿,由于有小朋友缺席,章逸初如愿上到了英文课。
金爱丽曾是图书馆志愿者,比较了解图书馆拥有的资源。参加几次悠儿读书会后,她发现儿子金盛涛英文单词认得多了,胆子大了,人也活络了。
“得关注图书馆公众号,第一时间了解活动资讯。”金爱丽调侃道,“微信公众号的1万多粉丝抢10个名额,简直是秒杀,抢到就是赚到。”
文化馆里继传统
区文化馆开设了拉丁舞、中国舞、摄影、故事演讲、农民画、麦秆画等暑期公益课。
区文化馆副馆长、金山区故事学会会长朱红说:“故事讲演培训班,是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征来设计课程内容,寓教于乐,学有所得是暑期艺术培训的目标,让小朋友们学会讲故事,其实不仅仅在培育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创编思维能力,从而让他们喜欢上故事。”
8月6至8日,10多名小朋友参加了故事讲演培训。学员江彦骏兴奋地说:“讲故事好有趣,我记住老师说的要有感情地去讲,我学会了模仿动物的语气,还学会了不同人物的表述方法。”朱红个人出资购买了《笑话故事》《中国节日故事书》等送给小朋友,希望他们感受到讲故事带来的愉悦。
麦秆画制作技艺是金山区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熊国瑞课前准备好了镜框、麦秆、工具、十二生肖画等。课上,每个学员根据自己的属相选好图片,在熊国瑞和夫人王海红手把手指导下兴致勃勃地作画。
看到自己的老虎麦秆画装裱成型,学员徐昊轩喜滋滋地表示:“一定要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告诉来家里的客人,这是我亲手做的,太赞啦!”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