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怎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特级校长严玮懿: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8-8-20 9:55:42发布85次查看

现在孩子的阅读兴趣普遍都比较高,但是不够持久,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看书较为被动。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是学好语文的敲门砖,那么该怎样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呢?8月19日,特级校长严玮懿做客东方网在上海书展的嘉宾聊天室教你选好书,写好作文。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平常都会有特定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其实假期是最好的充电时间,可以趁着暑假有大块的时间来进行阅读。那么,现在学生当中基本的一个阅读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严玮懿介绍道,现在孩子的阅读兴趣普遍都比较高,但是不够持久;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看书较为被动;孩子看书的涉猎面比较单一,阅读面窄,不够多元化;阅读的媒介通常只选择电子书和纸质书,报刊、杂志等不同媒介更是鲜有人问津。对此,她认为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读书。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应该从娃娃抓起,可以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多看一些图画类的绘本,年龄越小,越容易激发。
必须由父母和老师一起引导
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当中,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孩子,这和父母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严玮懿在现场展示了华师大附小的阅读计划手册,由学校自己编排,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行培养,包括读什么书,读哪些书,对读书多的孩子实施奖励制度,开展和阅读相关的读书活动等等。
对家长来说,光有让孩子多看几本书的意识是不够的,站在孩子的视角很重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读书氛围,比如陪着孩子到书展逛逛、定期去实体书店感受读书的美好,因为触摸纸张的时候会更让人愿意去亲近书本。有时候,读书也需要一种仪式感,让孩子挑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记录下购书日期、时间和地点,会让人更爱上这本书,远远胜于家长直接给孩子赠书。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当一个孩子走进学校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开始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着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真正的教育开始了。”真正好的语文课是引领着孩子走进书的殿堂,真正地让孩子爱上读书,跟书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一种心灵的对话,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开设语文课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目的。
对于生活来讲,通过读书让我们有了对外界的体会,而写作则可以把我们的感受告诉世界。严玮懿认为,写作应该成为让孩子想表达时候的一种工具。当然在语文课会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但更多的是应该注重生活的积累,让写作去成为孩子情感抒发的工具。要写好作文,首先充分去体验生活,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生活,同时阅读过的东西对本人一定是有影响的,它会在脑子里进行再现,这样书中的语言就会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再进行一些加工就会成为孩子自己的东西了。
精读泛读两者都需要
其实,现在就孩子而言,存在着日益增多的阅读书目和有限的精力之间的矛盾。那么,读书应该精读还是泛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严玮懿认为,精读泛读两者都需要。对于一些经典、名家名篇,需要我们去精读,细细琢磨;而大量阅读是积累,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没有泛读的铺垫,就实现不了这个改变。
最后,严玮懿提议孩子应该选择和自己年龄层次相匹配的书,尽可能广泛多元地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同时也呼吁家长多一些陪伴孩子读书的时间,也许这会是一生中最值得的投资。
相关新闻:
语文特级教师张大文:初中生如何学好古诗文
协和名师刘桂香:如何让孩子发自内心地读书?
如何写好高考作文?语文特级教师唐本强:不动笔墨不读书
得语文者得天下?交大附中张林:一年精读8本书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