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徐汇新闻

瞻仰深思 进馆有益:记市二中学2018年暑期团支部博物馆考察活动

2018-8-19 0:00:00发布124次查看
2018年暑期,上海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开展“走进文化场馆,参观博物馆展览”团支部考察学习活动,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7月19日,高二6班团支部继今年在绍兴进行社会考察时参观鲁迅故里之后,对于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事迹产生了浓厚兴趣。本着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及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崇敬及缅怀,团员们决定选择位于上海虹口区的鲁迅纪念馆进行参观考察。伫立在馆外,面前的是载着高楼大厦的万里晴空,背后的却是记录过去沉重往事的黑瓦白砖。
团员们对于先生仅存的认知仅仅来自于课本,因为先生的部分文章曾被选入初高中的语文教科书中,因而能或多或少感受到先生犀利、真实、干脆却又不失幽默的语言风格。而对于课本之外,或者说是真真实实在历史上存在过的鲁迅先生,团员们则知之甚少。借此机会,团员们得以进一步了解了最真实的鲁迅,也就是周树人、周樟寿,而不再是那个仅仅因弃医从文才被后人夸大的圣人。来到鲁迅纪念馆外,只见一座黑瓦白墙的建筑,颇有几分水乡故里之意,似乎也代表了先生与故乡密不可分的关系。团员们从大厅拾级登楼,二楼则是鲁迅生平纪念馆。参观时,可能是因为略带沉重的气氛,一行人默默无言。每走到一处展览品时,都有同学停下脚步,有的注视着先生的手稿不愿离去,而有的则在一幅又一幅历史摄像前沉思良久……
通过此次活动,团员们对于鲁迅先生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大大加深,进一步理解了鲁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及宣传进步思想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团员们起到一定警示作用,激励团员们在日后学习及各项事务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7月24日,高二9班团支部团员来到位于徐汇区蒲汇塘路的土山湾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土山湾博物馆的深远文化源自于1864年教会在这块土地上创设的土山湾孤儿院,收养孤儿的同时,这里创办了工艺品厂,绘画、雕塑、印刻、木刻等工艺,这些技术作为馆藏传承至今,已成为徐家汇源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上海滩文化中的灿烂一页。
团员们从丰富的展品中看见了精湛的技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门厅最中央处放置着镇馆之宝——土山湾牌楼,据讲解,这座牌楼是工人们经过一年时间艰苦雕刻而成,之后一直流亡于海外,2009年才回归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并重新耗资180万修缮,在今天以一个骄傲的姿态昂首面对世人。土山湾牌楼高5.8米,宽5.2米,四柱三间楼阁式。牌楼正面金字匾文“功昭日月”,背面“德并山河”。雕工精致华丽,阁顶和柱子上,蟠龙吐珠、柱墩抱鼓石旁,狮子嬉戏,形态夸张,栩栩如生。
参观中团员们也在反思,为何这样一个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博物馆为何只有寥寥的参观者,难道传统文化真的要走向落寞了吗?非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当下的团员们也将承担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尽己之能,发扬文化。
8月14日下午,高二10班团支部团员来到了钱学森图书馆。深红的建筑外墙上,钱老的头像浮雕若隐若现——他看上去睿智深邃,而又慈祥亲和。步入大厅,宏大的大厅顶部悬挂着数不尽的整齐排列的红板,似倒着的棱锥;仰头而望,只见每一块红板上镌刻着钱老的学术手迹。这样别有用心的艺术设计震撼着到访者,仿佛这些文字,是昨天刚刚写下的,好像钱老的赤子之心,还仍在你我之间回荡。
钱学森图书馆里收集了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一生大量珍贵的文献、手稿、书籍、图片、实物,通过这些资料,团员们可以回顾他的科学成就、治学精神、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馆内陈列的一些钱老的科学成就引起了团员们的兴趣:比如稀薄大气中流体不能看作连续的介质,钱老提出了新的理论来研究稀薄大气中飞行器的飞行;又比如他和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合作,费尽苦心研究出的“卡门-钱近似公式”,是空气动力学上的又一伟大突破。难以想象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科学家们是如何计算带有微积分的大量复杂公式,也只有经历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他们才能得出这些伟大的学术成果。
钱老学习勤恳踏实,做学问一丝不苟,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毅然决然地抛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历经艰险回到祖国投身科研事业。这期间他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才,且著作颇丰;在功成名就之时,他选择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衣食住行与平常人并无差别。若是获得奖金或国家补贴,他也都悉数捐出,为中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位唯物论者,他对于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更有独到的见解。
图书馆里的很多细节在用另一种形式向我们展现钱老的人生轨迹,让团员们难忘的是很多实物展品,比如当年他回国时伴他远渡重洋的行李箱和公文包,回国的船票,求学之路上大大小小的毕业证书,与朋友、家人的亲笔书信,等等。那些陈旧的物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娓娓道来地向团员们讲述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斯人已逝,精神长存。钱老的赤子之心,依然伴随着我们,引领着我们大步向前走。
高二6班团员代表姜斯尧同学感想:
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无疑是在展馆最后播放的电影资料片《民魂永在》。这部电影再现了当年上海市民万人空巷的鲁迅先生的送葬场景,有种催人泪下的震撼之感,团员们无一不为之动容。临近结束时,或许是还未跳出先生的世界,团员们站在纪念馆外久久不愿离去,想再看一看先生留下地遗迹、再走一走先生一生经历的一切。
活动时间:2018年7月19日
活动地点:上海市虹口区鲁迅纪念馆
参与对象:高二6班团支部 董旻倩、孙嘉怡、周玉云、陈枫、李闻超、钱超、吴嘉玮、许天承、朱骏翔、姜斯尧
高二9班团员代表许立昂同学感想:
这传承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令团员们由衷的赞叹,感谢祖先们用尽毕生精力创作,使这些文化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高高挂在九州之上的星河,带来了诸多珍贵的文化瑰宝,能让团员们在今日还能欣赏到这般精彩的文化。同时也感谢在当代竭力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或向海外据理力争要求归还文物,或呼吁人们能够继承,用尽毕生精力传承中华精神,保留中华传统工艺,这两者都是值得尊敬的。
活动时间:2018年7月24日
活动地点:上海市土山湾博物馆
参与对象:高二9班团支部 许立昂、黄蓝、姚语嫣、陈诗麒、黄书月、迟灏芸
高二10班团员代表朱李赟同学感想:
参观钱学森图书馆,许多细节令我们感到动容。我不禁想起冯友兰先生的“境界论”,钱老已经站在了“道德境界”的高度上,以一代宗师的赤诚面对着这个世界。钱老深深地明白他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顺其自然或是追逐功名,而是为了自己祖国的伟大复兴,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学森学森,学问如森林”,我想,钱老的胸怀也恰恰像森林一样,郁郁葱葱,润泽众生。
活动时间:2018年8月14日
活动地点:钱学森图书馆
参与对象:高二10班团支部 俞嘉越、蒋蕴、朱李赟、万英荣、周如菲、王唯懿
(摄影:吴嘉玮(高二6班)、许立昂(高二9班)、俞嘉越(高二10班);责任编辑:周宇;责任审核:陈曦)
徐汇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