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国不带钱包”火了,原来是暑假期间各国抢中国游客可谓是煞费苦心啊,今年暑假全国出镜游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走出国门,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全球开启了“学中文”模式。
昨天,欧洲服务员6点起来学中文的视频在youtube上走红。
外国友人把支付宝翻译成cheerful ball(快乐球),支付宝官方也是忍不了了,连夜制作出“蓝宝书”《商务中文50句》,教外国商家学中文。
其中有很多“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热水/来都来了/能退税”等中文服务用语。
世界通用的注音法
不只是我们小时候学英文会用汉语注音,外国人学中文也会用英文来注音。
在外国甚至就有这样的注音教材:
“哈哈哈”就是一连串小房子:
看到这番景象,网友纷纷表示——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十多年前作为留学生来到日本的李焱,是一名资深中文老师,去年她开设了从事翻译、中文教育的公司。
据他讲,他读大学时第二外语选择了中文,后来通过nhk电视台的中文讲座学习。
当时,有位叫苗加隆开始从事教日语的志愿活动,与许多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成为朋友。“年轻时不觉得中文有趣,后来跟中国人交朋友,听到中国的事情,我觉得能用中文打招呼、交流会更好。”
2011年,李焱与苗加隆相识,一见如故。苗加隆说:“你教我中文吧,我想更多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此后尽管身体不好,一周要去一两次医院,但苗加每周一个半小时的中文课,从未落下。
这么多年来,苗加觉得中文最难的是“发音”,有时候觉得说得不错了,还是会被老师纠正。李焱则说:“苗加是长辈,我在日本这么多年,遇到什么难解的事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他告诉我许多日本社会的常识。与其说我教他中文,不如说他给了我很多人生教诲。”
现在已经能够用中文做流利的自我介绍,他的目标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能够为中国游客做翻译。“与从中国各地来的人用中文交谈,觉得很愉快。 学习中文的日本人多起来,这是一种自然趋势,因为日中经济交往不断增多。”苗加同时也反思:“不能否认,一些日本人对中国有偏见,我们不能受他们影响, 要用自己的眼睛来审视中国。”
汉语给了更多求职机会
日本姑娘长井惠子曾在中国留学,毕业后她在东京的一家汉语教学机构工作。这家教学机构来自中国,在东京开设了分校。
惠子告诉我们:“现在中日企业之间的合作十分频繁,人才派遣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不少人要被派到中国工作,就会选择到这里上课。 汉语能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帮助。”
当谈到自己的求职历程,惠子如实告诉我们,留学中国的经历,让她获得了工作单位的重视和信任。对于自己的工作,她本来自己没有多大信心和优势,但是 正是因为在中国学习了汉语,才有了更多的求职机会。
有一名学中文30多年的日本女性,她偶然间看到nhk的中文讲座,觉得中文发音有意思,于是开始学中文。一开始没有中文教材,她就听邓丽君的歌学习。20年前到上海工作,因为听说不会说上海话买东西时会被欺负,她又学了上海话。
汉语重要性成共识
在日文sns社交朋友圈里,像这样的日本人有不少,他们与中文结缘各有故事。有的说喜欢风水,有的说对小麦粉感兴趣,小麦粉做的面来自中国,了解这部分知识需要学中文。有的说,了解日本文化渊源就得学中文。
三四十岁的日本人学中文,大多是因为工作需要——所在企业跟中国有业务往来,所以有人苦笑:“总被上司逼着学中文。”也有小学生学习中文,因为他们的父母觉得21世纪是“中国世纪”。学习中文就等于掌握了一技之长,将来多一个生存技能。
在全球化趋势下,多语种人才在政府合作、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外国人来说,汉语就是这“多语种”中的重要一环。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就等于拥有了一项“特异功能”。
外国人努力学中文并不意外,据了解,近几年中国出境游的人数在世界排名中稳居第一,每年去日本旅游的人数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6%。
根据联合国旗下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2017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2580亿美元。
国外商户为了更好的与中国顾客交流,不仅提供定制服务、接入支付宝,还掀起了一股学习中文的浪潮。这本书不仅方便了外国商户,还方便了中国游客,以后大家出国旅游会更加便利。
所以下次出国购物,遇到导购认真地叫你“shall jeer jeer”(小姐姐)的时候请千万不要惊讶,问你要不要用“cheerfulball”(支付宝)的时候也别过于感动,静下心来感受这一份属于中国人专享的商业吹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