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医师演小品讲故事 “医学科普晚会”呼唤“尊医重卫”
2018-8-17 18:00:45发布90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8月17日报道:跑步居然会猝死?老虎油、牙膏、酱油到底对烧伤有没有用?决赛现场惊现“大白”、“熊大”、“熊二”、“光头强”?比赛现场居然在玩绝地求生?
今天上午,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主办的第五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大赛进行了决赛,现场堪称一台“医学科普晚会”。19组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用舞台剧、小品、卡通剧、快板、光影戏、情景剧、歌曲串烧等多种艺术形式给在场的人们带来了一场科普盛宴。最终,来自瑞金医院的青年医护在角逐中胜出,摘得本届大赛桂冠。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徐建光表示,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大赛已举办五届,五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创新形式,创新方法,无私奉献,把高深的科学知识带给了千家万户,在首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医生们用科普架起了医患沟通的新桥梁,用科普创造了医学的新语言,更用科普惠民的新奉献,表达了“尊医重卫,共享健康”的新期盼。
据悉,五年来,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打造的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正在成为上海青年医学科普人才的孵化器,培育的一大批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正在成为上海医学科普的生力军。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谭鸣介绍,5年来,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大赛共有520个参赛作品,尤其是今年参赛作品创历史新高。第五届大赛已收到了37个学科74个单位215个参赛作品。
“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加入到医学科普的队伍中来。依托大赛,上海的医学科普服务品牌正在形成,这也为上海医疗服务品牌注入了丰富的内涵。”谭鸣说,“今年8月19日,我们将迎来首个中国医师节。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科普正在为医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成长空间,同时科普也提升了市民百姓在上海的医疗服务获得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快餐式伪科普”通过各类方式充斥在人们的周围。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免受伪科普的干扰与伤害,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自2014年开始举办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到第五届,这一赛事旨在鼓励更多的年轻医务工作者树立科普惠民的工作意识,并培养医务工作者的科普能力。
上海市医学会表示,今后还将探索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化,激励更多的医生加入科普行列,让真科普战胜伪科学。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