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居民同志们注意了!
第18号台风“温比亚”已经生成
并且将再次直逼上海!
今天刚生成,明晚就杀到上海!
这速度……
先是拍到了沪c牌照
频频造访魔都:
上海一个月里来了三个台风
送走了“安比”,迎来了“云雀”
上周末又来了个“摩羯”
2个直接登陆
1个擦肩而过但疯狂倒水
又学会上海话
开始用上海话骂人了!
取名“温比亚”
你是认真的吗?
第19号是不是该叫“港比样”了?
于是,上海人纷纷脑洞大开
用上海话给台风取起了名字
比如:叫缺西?
“宗桑”什么时候来?
那么,台风究竟是怎么取名的呢?
台风属于热带风暴
热带风暴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叫法
我国习惯称为“台风”
但美国称为“飓风”
孟加拉湾称为“风暴”,
菲律宾称为“碧瑶风”
澳洲称为“畏来风”
很多次热带风暴的袭击
于是这些国家就举行了专门的会议决定:
一律使用亚太14个国家及地区共同认可
具有亚太区域特色的一套新名称
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14个国家及地区提出了140个台风名称
包括神话人物、动植物、人名
地名、星座、珠宝等
于是,这些热带风暴就按照下表
从上往下轮流命名
第一列完了又从第二列开始
中国大陆是神话控
往往是取“悟空、海神”等
中国香港&澳门是生活控
比如贝碧嘉就是一种牛奶布丁
日本是星座控
刚刚过去的摩羯就是他们取的
而“温比亚”是马来西亚取的
他们喜欢以大自然取名
“温比亚”是一种盛产西米的棕榈树
今年的台风非常热闹
就连中央气象台都称“非常罕见”
摩羯、丽琵、贝碧嘉、赫克托
四个台风扎堆在一起
简直凑成了一桌麻将
平均每年才出现1次;
而四个台风“打麻将”,
绝对是相对少见的。
魔都结界似乎也不顶用了
往年江浙沪地区
并不是台风登陆的首选之地
在今年的台风到来之前
魔都的小伙伴还都转发了这张图
今年的台风却像排着队似的
爱往“包邮区”跑!
为什么?
因为“副热带高压”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台风走向
要知道,影响我国的台风大多数生成于西北太平洋
这个区域生成的台风又大多产生于副高的南缘
并沿着副高外围移动
当台风位于副高南侧时
会在南侧偏东气流引导下向西走
今年7月以来
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强度偏强
华东沿海地区处于其南侧边缘
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中招”台风的几率!
专业术语太多?看不懂?
那你看下面这张简单粗暴的图
目前来看
四个搓麻将的台风情况是这样的
↓
摩羯:
老夫亡矣,但还是要搞点事,今明两天,受其残留云系影响,河南北部和西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等地将有暴雨或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贝碧嘉:
来打我呀,我就在南海旋转跳跃徘徊着,广东东南部和西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丽琵:
对你们不感兴趣,我要去日本溜一圈……
赫克托:
我……就是在远处看看
看来它们都不会对上海有大影响
不过温比亚就不一样了
毕竟是会说上海话的台风
“温比亚”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
向西北转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
在浙江玉环到上海之间的一带沿海地区登陆。
从16日中午到17日
上海将有大雨到暴雨
局部地区有大暴雨
可能要比之前几个台风要大得多
影响时间也要长不少
未来半个月
上海基本就泡在水里了
本周五
也就是各位情侣已经做好节日规划的
七夕节
也是下雨!
下!雨!啊各位!
在此祝各位七夕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