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药物治疗很难达到治愈。一周前,今年54岁的王女士在奉贤区中心医院通过“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术”,成功终结了困扰多年了心悸症状,让她有了从未有过的轻松感。而这,也是奉贤区首例房颤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术。
频发心悸,心慌不适已伴随王女士4年,最近一个月更是发作频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没什么效果了。她这才到区中心医院做了心电图,医生诊断为“窦性心律、阵发性房扑、房颤”,被收治入院。在住院期间,王女士虽经保守治疗,仍反复感觉心慌不适。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乔增勇在为她查房后,分析该病人为阵发性房颤病例,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史,食道超声心室内无附壁血栓,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有行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手术指征。与患者家属沟通并经全科讨论后,决定实施手术。
在持续2小时的手术过程中,王女士意识完全清醒,也表示没有明显不适感。术后,王女士感觉到心慌头昏等症状有所缓解,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房扑及房颤发作。她欣喜地说,“感觉心悸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了,现在自己好像有了从未有过的轻松感。”也意味着这次手术已成功。
据乔增勇主任介绍,目前我国房颤患者高达1000万人之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房颤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容易并发血栓栓塞(脑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长期房颤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和心肌病,房颤病人5年内死亡率较正常人群增加1.5-2倍。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和心脏电生理的发展,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不开刀,只是像打针一样通过穿刺腿上的静脉送入几毫米粗细的消融导管,对心脏的电路进行改良,不留置任何材料在体内,手术安全、可靠,尤其对阵发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