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人往的中潭路轻轨站附近总是热闹非凡,是两湾城地区最好的市口之一。烧烤摊、煎饼档等各类美食摊位鳞次栉比,是食客眼中的美食“天堂”,但也成为附近居民烦恼的源头。每到夜里,街道上垃圾满地,浓烟呛人,噪声不断,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不过,如今当人们行走到这时,往日呛人的油烟味已不复存在,而那郁郁葱葱开始生长起来的绿植也为周边的居民和往来的路人带来视觉的清凉感受。
可这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呀?别急!小编这就来告诉你!
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街道通过综合整治,相继拆除了中潭路上的两个占道经营的书报亭和一个彩票亭,中潭路相关区域的流动摊贩问题也得到遏制。但由于种种原因,那个被“12345”点名最多,无证设摊且存在严重油烟扰民问题的“风味烧烤摊”却始终无法顺利治理,成为工作人员的心头之痛。
2018年,随着“无违创建”的深入推进,华阴路、骊山路、宜川路上的违规设摊得到治理,“居改非”的小商铺也陆续封门。逐渐地,区域中逐渐形成了“有违必拆”“一把标尺”的良好氛围,于是,中潭路地铁站的“风味烧烤摊”再次被列为治理的重点。街道领导要求,必须坚持标准,恢复道路面貌,不留死角。
考虑到强硬拆除可能会带来的后续问题,为确保整治顺利推进,相关部门决定在整治前下狠功夫,将人员的疏导工作做在前面。街道不仅多次召集多部门共同研究处置办法,还联合公安、城管、市场等执法部门边整治、边商谈。
为做通当事人工作,街道请来了与摊主言语相通的专业服务队,通过一次又一次劝说、谈判,让摊主了解上海的城市管理规定和要求。同时,周边地区“居改非”工作持续推进,强势拆违,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摊主形成了压力。终于,经过两个多月的沟通,摊主的态度逐渐软化下来,街道主要领导再次出面,终于说服摊主同意自行撤离。
拆除进行时
为了使路面整治工作获得实效,摊主撤离当天,城管部门就趁势拆除了油迹斑斑的烧烤铁皮房,随后几天,还专门安排人员进行固守。从治标到治本,防止乱设摊返潮。
7月下旬,街道协调专业绿化部门对原来的设摊区域和周边水泥进行规划,及时补绿。为了能使绿植在炎炎夏日顺利生根,绿容部门也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了易于夏季保水的麦冬作为此处的绿化植物。
如今,整整2吨绿油油的麦冬扎根原来烧烤摊、书报亭所在的区域,地面上曾经的油渍早已无处找寻。
整治前
整治后
真是太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