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崇明"黄杨树王"的坚守

2018-8-15 9:43:22发布106次查看

▲龚家政修剪黄杨
最近一段时间,竖新镇育才村的龚家宅俨然成了“旅游景点”,天天都有人慕名而来。他们来的目的都只有一个——一睹一棵百年黄杨树的风采。随着崇明黄杨产业发展和造型黄杨价格的一路走高,龚家宅内的这棵150年树龄的瓜子黄杨成了焦点。对于参观者,树的主人龚家政和他弟弟一家会热情地接待,介绍起这个树的前世今生。但对于询价者,主人却立马换了一副面孔。
拒绝多次议购
这棵黄杨树位于竖新镇育才村(原喇叭镇),树高5.8米,树形呈宝塔式,现有8层,最下层直径超过5米。据黄杨树主人龚家政根据家族史考证,该树树龄超过150年,上海植物园专家鉴定后也认为,它是上海地区人工培植的树龄最久、体形最大的黄杨树之一。
“黄杨王”名声在外,吸引了不少求购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植物园愿意出8000元购买——当年的8000元可以在崇明盖一幢气派的两层小楼。但被龚家政的父亲拒绝了。随后的近二十年里,植物园“三顾茅庐”,求购黄杨树,依旧被婉言谢绝。最近,一位慕名前来的北京老板找到龚家政,愿意出100万元购买,但龚家政一口回绝。老板求而不得,当即表示价格好商量,还可以坐下来再谈,但龚家人依旧不为所动。
“龚家人一百万不卖树”立刻成了乡间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有人猜测说,这是因为这棵树影响风水,还有人说这树成精了,卖不得。龚家政听后一笑了之,说道:“那是因为对树有不一般的感情啊。”黄杨树跟随龚家三次搬家,见证了龚家百年变迁。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喇叭镇大烧杀,街镇房屋几乎都被被毁,而离街镇不足三米的黄杨树却安然无恙。“文化大革命”期间,龚家宅院前后的20多棵大树被挖除,唯有两颗枣树和这棵黄杨幸免。
小时候帮着父亲给黄杨修枝的场景在70岁的龚家政脑海里依旧清晰。他还是个有心人,年轻时就开始用竹竿测量着黄杨的长势。“黄杨树既像我的一个长辈,也是我的一个好朋友,给再多钱也不舍得卖。”
爱黄杨的“怪老头”
龚家政开玩笑说,能留得住树的一定是性格“古怪”的主人。他记得父亲特别喜爱黄杨,那时还没有围墙,隔壁邻居将晾衣杆伸过来搭在黄杨树上,父亲立马喝止。邻居连连摇头,不就是一棵树吗,至于那么金贵吗?可父亲宁愿影响邻里感情,也不愿意黄杨受到伤害。
受父亲影响,龚家政也从小爱摆弄花草,他在上海读大学时,从校园里捡回来的香樟树籽,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而由父亲和他一起繁育的“黄杨子孙”们种满了整个院子。每周末,他要从城桥镇的家中坐两小时公交车回乡下老宅“伺候”黄杨树。“有时帮它们剪剪枝,有时扫扫院子里的落叶,还有时什么都不干,就是回来看看它们。”别人种树追求经济效益,可老龚种树只进不出,有人笑称他现在已是一个隐藏的很深的千万富翁。
这样爱树的“怪人”崇明还真不少。最近几年,珍稀苗木价格水涨船高,有不少外地客商专门来崇明乡间寻觅。但崇明人爱树惜树,屡屡让求购者无功而返。龚家政说:“崇明人培育商品树苗出售可以,但对于自家宅前屋后种的,都不愿意随便出售。而且现在大家觉悟也高了,知道在建设生态岛,树木越多越好。”
愿助力黄杨产业
目前,崇明正在大力推进黄杨产业发展,有关部门领导知道龚家政是懂树爱树之人,又文笔出色,特意请他为黄杨产业做一些规划。
龚家政介绍说,崇明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宜黄杨树生长,崇明也有较长的黄杨种植历史,但崇明黄杨的名气却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崇明自己的黄杨文化和造型特色。”崇明黄杨在造型上多借鉴“苏州派”和“扬州派”的特点,但比之又较为粗糙,市场竞争力不够。龚家政归纳了“下大上小、宝塔型、有顶”等崇明造型黄杨的几个特点,称之为“崇明派”。“崇明黄杨要走向世界,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形成‘崇明派’自己的东西。”
如今,树到老年的“黄杨树王”越长越慢,崇明的黄杨树却越长越快。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