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一堂桃花酥手作体验课在“缶+”文创体验空间举行。作为新场古镇开发新业态的首个载体,“缶+”文创体验空间自今年初开业以来,正逐渐成为古镇“家门口”的文化集聚中心。
文创产品零售、休闲茶吧、共享书屋,除了为游客和古镇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去处,“缶+”文创体验空间通过引进优质文创资源,挖掘古镇传统文化,开展各类展览、培训、讲座以及手作体验课,让更多人体验到了新场的文创魅力。
文创体验受欢迎
用小刀切开压扁的面团,再轻轻地刻上条纹,桃花就“开”了。在“缶+”文创体验空间的一间小教室里,来自“小幸运”民宿的手作老师向学员们展示桃花酥的制作工艺。根据老师的教学,学员们拿起面前的面团各展身手。
“这次活动既是对粉丝的线下回馈,也是对新场‘新八样’的一次创新推介。” 新场文化发展公司副总经理高雅婷介绍。今年6月,新场镇举办首届“新八样美食评选”活动,由新场各商家选送的玉米桃胶羹、桃花酥、桃花茶、昂刺鱼菜饭等入选2018年的新场“新八样”。
家住惠南镇的叶女士此次带着10岁的女儿报名参与手作体验,她说:“在朋友圈看到‘新场新八样’以后就很感兴趣,而这次手作体验正是新八样之一的桃花酥,很特别也很有意义。”事实上,这已经是叶女士第二次带着女儿来到“缶+”,此前,她们来参加过一次摄影培训讲座。
在等待烘焙的时间里,叶女士决定带女儿去镇上转转,她说:“现在对新场,除了观光,比以前了解得更多了。”
多功能开放空间
“缶+”首家文创体验空间坐落于新场古镇海泉街46号,空间面积近800平方米。一进门,琳琅满目的艺术衍生品和文创产品映入眼帘,其中,不乏艺术家、设计师创作的一系列带有新场特色元素的文创旅游纪念品:古镇建筑笔记本、洪福桥书签套装等。
“缶+”文创体验空间还设立了休闲茶屋与共享书店,游客可以沏上一壶茶或泡上一杯咖啡,品尝新八样点心,享受古镇慢生活;或免费借阅书籍,深入了解古镇文化历史以及相关古诗词。
“缶+”内还设有一间多功能厅,艺术浦东(上海)艺术品有限公司作为运营方,引进资源,不定期开展不同类别的培训讲座及手作体验课程,其中包括茶道香道等传统文化传播课程、古镇特色非遗手工课程等。
“缶+”店长王琼燕介绍,近几个月来,文创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而共享书吧也成为古镇文艺青年的集聚地,为本地的阅读爱好者提供便利和实惠,书吧特设的儿童区绘本种类繁多,受到亲子家庭的追捧。
“家门口”享受文化
2017年,新场获评“全国特色小镇”。围绕“都市古镇,活力新场”的总体定位,新场镇坚持生态、宜居、人文的目标,打造以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和高端制造为主的特色“文创小镇”。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新场更加注重文创特色内涵的开发,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缶+”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板。
新场文化发展公司副总经理陆宁宇说,过去,传统的招商形式无法对古镇文创产业的整体布局进行统筹,而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新业态则能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进行同步考量。除了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文化体验,“缶+”也是古镇居民家门口的文化集聚中心,让文创内容有了长效化的载体。
“此外,‘缶+’也是将精品文创产品导入古镇的示范,我们希望借此带动和引导整个古镇文化产业的业态迭代更新。”陆宁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