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委书记王为人带队调研全区垃圾分类工作,了解垃圾分类整区域推进情况。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华文参加调研。区委办、区绿化市容局、江苏街道、华阳街道、程家桥街道、虹桥街道、九华(新锦华)集团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王书记一行先后来到定西路(愚园路-武夷路)、武夷路70弄、良友小区、虹桥商务大厦、华丽家族小区,察看箱房改造及分类实效、台账记录本等,听取工作人员介绍居民参与度、绿色账户积分、箱房管理、资源化利用率、分类运输、末端处置等情况,详细了解沿街商铺、老式居民区、商务楼宇、高档商品房小区探索垃圾分类的具体举措及成效。
华阳路街道率先在全区开展了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分类上门收集试点工作。自2018年5月2日起,通过调查摸底,上门宣传和实际操作,在16条道路共641家沿街商铺实施了垃圾上门分类收集,参与度达到98.9%。上门分类收集有效减少了沿街小包垃圾的产生,规范了沿街商铺的垃圾去向。
华阳街道率先以飞乐居委会武夷路70弄小区为试点,针对辖区内无垃圾箱房的老式住宅,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上门收集,通过广泛发动宣传,居民们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小区环境也得到改善,形势喜人。
作为长宁东片区的老小区之一,江苏街道的良友小区通过“定时、定点、定人”的机制,充分发挥垃圾分类指导员的社会动员作用和志愿者的劝导监督作用,通过三年多的坚持,小区内实现“绿色账户”开通家庭100%覆盖,居民逐步养成了源头分类的习惯。目前垃圾分类投放参与率达92%,投放准确率达到94%。
虹桥商务大厦是程家桥街道内最大的一座商务楼宇,大厦从7月30日起开始实施垃圾分类,通过逐户上门与入驻企业宣传告知,开展多场针对白领员工、物业、保洁人员的宣传培训,目前楼宇的垃圾分类支持率超过85%,垃圾箱房改造和各楼层分类垃圾桶、分类标识全部配备到位。
位于虹桥街道古北新区的商品房小区华丽家族小区,是沪上首个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的涉外小区。457户居民中,涉外家庭占86户,租户达到187户。为配合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今年3月30日,小区内230多个垃圾桶正式撤离,不少涉外家庭成为垃圾分类的带头人。目前,小区垃圾分类率超过90%,定点投放率超过90%。
今年,长宁区根据《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重点从居民区和企事业单位两方面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各街镇坚持党建引领,结合社区治理创新,针对各类型居住区、企事业单位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逐步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
区委书记王为人对长宁整区域推进垃圾分类开展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对长期坚守在垃圾分类第一线的社区党员骨干、居委干部、志愿者表示感谢。王书记指出,居民区的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和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实践探索非常有意义,符合社会发展和群众期盼。要继续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依托“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动员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规律探究,创新方法,完善机制,积累经验,使长宁的垃圾分类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