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滋润成长的一条河,家乡是无法忘怀的童年梦,往事如烟,家乡更是淹没在时光里的白月光,品味过往,都藏在了那些让人心疼的集镇里.
01
泖桥镇
▲泖桥一带
泖桥集镇,在今天的枫泾镇范围内,以桥得名,历史上是金山西乡军事重地。唐代建澄鉴寺,今存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书“澄鉴寺碑”和两根旗杆石。1914年,当地人张姓在镇西创办两泖初级小学。1937年,全镇有商号10余家,街道以青砖铺地,两旁有廊房,商贩叫卖,渔市兴旺。日军入侵,朱泾商民避难泖桥,一度繁荣,米市尤盛。解放前曾设乡公所。解放初曾为秀泖区工委办事处驻地。现在的老街只有几幢老房子,往东是临河的粮管所。
02
后岗镇
▲后岗老街
后岗集镇,明末成镇,在今天的亭林镇范围内,原名后冈、后港。清代东市有租田4000多亩为基金的上海同仁辅元堂(慈善机构)。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14岁的当地人华吟梅向邻里女伴宣传“读书、放足”,成立“天足会”,捐出自己家产办教育。辛亥革命后,后岗属亭林区,1949年先后为后岗乡、张泾区政府驻地。抗日战争时,市面极其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业一度衰落。1979年后商业重趋繁荣,上世纪90年代后因交通等原因街市变衰落。老街上仍遗留着“供销社”、“集体商业”、“五金百货公司”、“饭食商店”等今日鲜见的招牌。
03
甸山镇
▲甸山
甸山集镇,在今天的山阳镇范围内,金山体育场南。镇边有山,古称柘山。柘山,曾是古代柘湖的地标,后称甸山,镇名甸山镇。柘山西南角有甸山禅寺,清康熙二年建,清末改建为杨公庙。解放后改建为甸山小学。解放后,柘山被开山队取料而炸,今天留下部分山石和山坑形成的深湖。据当地人称,甸山集镇曾有廊棚和石皮路。
04
胥浦镇
▲长生桥
胥浦集镇,在今天的金山工业区,东邻“七彩花海”。古称杨胥铺,为明清时期传递邮件的驿站,后写作胥浦。现在还有部分青砖街,还有两边有石阶的平桥,叫“长生桥”,南桥堍下嵌三块青石,有“民国十五年六月重建”、“华亭县汝五图”、“咸丰九年二月重建”等字样,详细列着助捐桥梁人名单,并有发起人名字。桥边老树幽水,竹林清风,桥下的石滩涂,很有意境。
05
东门镇
东门集镇,在今山阳镇范围内,曾在明代古城金山卫的东城门外,而形成的集镇。据当地老人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已不见东城门,但有门框,还有护城河上的木头吊桥。1911年后,东门属金山卫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期属松卫乡,是松卫乡政府驻地。东门羊肉,一度是东门街上的一张招牌。
06
金山嘴镇
▲金山嘴集镇
金山嘴集镇,在今天的山阳镇范围内。因海潮冲击海岸形成沙嘴,所以叫金山嘴,今已经开发旅游。明代已经建有天妃宫(今南方人也称妈祖庙)。金山嘴是一个渔港,历史上渔业贸易比较兴盛。逢大鱼汛、海蛰汛,各地商贩云集。现在的金山嘴沿沪杭公路边,有一条以海鲜为主的特色街,有饭店、旅馆、水产市场,零售小摊等,海塘边海风习习,海塘外的码头停留着一些渔船,潮声阵阵里鸥鸟飞翔,远处金山三岛近若眼前,游客或走在长堤随风放飞心情,或走上“铁板沙”抚摩脚底,在潮水的漫涌中,收获着乐趣。
07
斜泾渡镇
(来源:网络)
斜泾渡集镇,在今天的朱泾镇范围内,地处大茫塘南北两侧。以前有河名叫斜泾,设渡口,所以得名。上世纪30年代,逐渐形成小集镇。上世纪70年代初,上海利华造纸厂在此设柴草收购点,建露天堆场。乡供销社建有化肥仓库和南杂商店;食品收购站一度设肉店和生猪收购点,曾有杂货店2家,豆腐店2家。
08
下坊渡镇
▲下坊渡理发店
下坊渡集镇,在今天的枫泾镇范围内,与朱泾镇交界。原称夏舫渡,后谐音称下坊渡。清末集镇还有渡口。1929年建桥,渡口就废弃。解放前夕,有茶馆、烟摊、布店等。镇上有老式的理发店,还有学校的老房子等,现在的老街不算长,街上的人生活节奏过得慢,但老街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09
欢庵镇
▲欢庵
欢庵集镇,在今天的金山工业区境内。南宋咸淳年间有东报德忏院,后俗称欢庵,集镇由寺庙得名。欢庵还与奉贤交界,是一个界镇。清末民初,商市渐盛,长百米的砖街。1958年,供销社在此设门市部。1985年,有百货、茶馆等商店4家,并设有书场和棉花收购站。1913年,当地有麻泾小学。
10
阮巷镇
▲阮巷集镇“香市”
阮巷集镇,雅称阮溪,在今天的漕泾镇范围内,相传三国时魏国大诗人阮籍后裔集居这里,所以得名。清代的阮巷镇:“街道盘旋,市井栉比,椎者耕,黠者贾,各行各业,熙熙攘攘,颇称巨镇”。市镇可谓繁荣兴旺。1938年,当地人唐宗敏倡办九月初九重阳“香市”,是当地重要的集体记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阮巷镇商店十分繁荣。近年,阮巷书场等已成新名片。
11
潮泥滩镇
▲界河桥
潮泥滩,古名新桥堰,别名泥滩头,成镇已有百余年历史。东半镇属浙江省嘉善县管辖,西半镇为上海市枫泾镇治理。这里一度有饭店、茶馆、日用杂品门市部农业生产资料商店、潮泥滩农肥部代购代销店、粮管所、食品站肉庄、药店、小学供销社、轮船码头。如今,潮泥滩所在团新村,已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名单。
12
大石头镇
▲金山卫大石头集镇
大石头集镇,位于金山卫镇东北部,查山西麓,东倚松金公路,西傍张泾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石头为大石乡人民政府驻地。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开发和商业搞活,镇区的商市渐渐兴旺,沿着松金公路东西两侧有国营的、集体的商铺14余家和个体商铺近10户,是金山卫北部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以及村民日常生活用品的购销中心地。
13
韩家坞
▲已修缮完成的部分古建筑
韩家坞,位于枫泾镇最东北部,泖桥以北,斜塘江、兴北路南北贯穿全境,向南联接万枫公路及320国道,公路、内河航运四通八达。明代集市渐盛,清中叶设韩家坞市,有典当、染坊、油坊等。至2014年,韩家坞东西街长200米左右,有南什小百货、肉摊、菜摊等商店数家。下一步还将对小集镇风貌进行恢复修缮,对周边环境、绿化、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14
新街
(来源:桥韵)
新街,原有南新街和北新街。清康熙年间成镇。清雍正时期,有房屋40余间,当时镇内设有茶馆、肉店、豆腐店、药店、染坊等商店。1929年2月6日,由中共浦南县委组织了“新街暴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曾设朱行第二中学。有集体商店7家,村办制箱厂1家,朱行信用社、粮管所分别在镇上设有分社和供应站。
细数这些个地方,曾离我们是那样的近,如今是那样的远,但却总让人如此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