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评估报告发布,暑期勿忘强身健体

2018-8-14 0:00:00发布105次查看
      8月13日下午,基于2017年对全国青少年学生进行大样本抽样调查的调研报告——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评估报告(2017)——在上海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指数报告采用简明易懂的100分制表达方式,从健身环境、健身行为、健身效果三个维度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这是我国首次基于全国样本数据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该指数。指数的数据采集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实施,在上海市教委的协助指导下,上海体育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团队承担了具体的调研工作和数据分析。
     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总体指数为60.2分。其中,体育健身环境指数为74.8分,体育健身行为指数为40.0分,体育健身效果指数为80.1分。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在效果、环境和行为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倒挂现象”。
     综合各项数据分析,报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尽管2017年指数的总分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增长,但不能忽视总分增长背后部分学校体育要素得分下降的不良现象。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学校体育仍然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发展中的关键力量,强化学校体育对保障儿童青少年基本的体育参与意义仍然十分重大。
     2. 尽管高质量的学校体育工作是推进青少年体育健身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支撑,但不是唯一支撑。青少年规律性的体育健身参与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向好,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力。长远来看,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青少年体育促进机制,是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
     3. 青少年体育健身效果随着年级的提高存在着明显的“逆减现象”,同时,在健身意识、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倒挂现象”。这提示我们,青少年的体育健身参与仍然处于一种强制性的被动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体质健康水平成果是很脆弱的。变被动为主动,是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努力的方向。
     4. 在多年来国家强力的政策推动下,学校体育在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得分严重偏低的现实表明,学校体育需要从学校“有体育活动”向“有效体育活动”的工作思路转变,即要提升活动时间中中高强度活动时间的比例。
     5.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对“初升高”阶段学生的体育健身参与和体质健康水平都有明显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效益的延续性较短。这说明,“考试思维”在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方面确有价值,但如何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既淡化“考”的应试痕迹,又能发挥“考”的持续导向作用,是当前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亟待进行专题研究的课题。
     6. 指数测评体系在全国应用以来,对学校体育乃至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推进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在部分指标的数据采集方面,科学工具的应用还有待加强。建议相关部门启动对指数测评体系升级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提升评估科学性的同时,提升我国在青少年体育健身测评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信息来源:上海教育
浦东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