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嘉定再次迎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五年期满复评审。这既是嘉定区既往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嘉定基层中医药工作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是国务院在卫生行业保留的、针对区域设置的两个荣誉称号之一(另一为“全国卫生城市”)。嘉定于1996年率先创建成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2012年又以高分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评审。
本次评审,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市中发办主任张怀琼,市中发办副主任、中医药服务监管处处长赵致平携专家组一行15人,通过听取汇报、工作访谈、查阅资料、实地检查等方式,对我区基层中医药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审。
嘉定区副区长王浩在参加评审汇报会时,对市卫计委领导及专家组一行冒着酷暑来嘉定指导中医药工作表示感谢。会上,他用六个“进一步”高度概括了近年来我区中医药工作成果,中医药服务资源进一步优化,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流派传承进一步推进。并表示,嘉定将持续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与“健康嘉定”建设相结合,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全面深化医改相结合,为百姓提供更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更好地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中医药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一大亮点,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与喜爱。”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市中发办主任张怀琼肯定了嘉定中医药事业既往发展成果,并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中医药工作,提出建议:一是要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发展中医药的时机。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基层中医药改革发展,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全生命、全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二是要更加注重质量提升与模式创新,形成广覆盖、多模式、多层次的中医药服务,不断提高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会上,一部《疁城 杏林春暖》专题片打开了关于古城嘉定的中医药文化历史画卷,跟随着前进中的嘉定,中医药事业蓝图已绘就。在区卫计委主任方云芬的工作汇报中指出,近5年来,嘉定通过“五个到位”“五个注重”保障了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内涵,凸显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健康嘉定”建设、医改、公共卫生服务及康复等方面的作用。
下阶段,嘉定将按照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总体部署和上海市《关于推进本市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医学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大力落实健康中国和健康上海战略部署,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要,加快嘉定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万策。嘉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在政策、组织、机构、经费,以及体系建设、内涵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均给予有力保障。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的38个全国健康城区之一,区政府将“杏林文化疁城行”纳入了2018年区政府实事项目,进一步传播中医药文化和养生知识,树立正确的中医药养生保健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嘉定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审工作已圆满完成,但是,基层中医药工作任重道远。嘉定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持续建设、持续改进、持续提升我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十三五规划,在新时期健康中国新形势下,坚持以为百姓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为主线,全面落实好中医药发展的各项重点任务和措施,将中医药真正融入到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过程中,造福嘉定百姓。
区府办、区卫计委、区中发办、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编办、区市场监管局以及区卫计委相关职能科室、各医疗机构负责人等参加评审会。
(区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委中医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