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路街道通源居委干部为老服务无微不至
2018-8-14 11:40:02发布83次查看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主要是在危急关头邻居能提供及时的帮助。宝山路街道通源居民区的老年居民一致认为:“居委会干部同子女一样亲”,因为居委会干部长期以来对老年居民随时随地的真心关怀和贴心服务。近日,通源小区一位王阿姨来到居委会,送上两面特意定制的锦旗,表达自己在患病期间对居委干部给予关心和帮助的感谢。
此前,王阿姨因腿部手术住院治疗,出院时,丈夫推着轮椅,拎着大包小包,在上楼时却犯了难,正在小区巡逻的居委干部张建峰见状,二话不说,将王阿姨背着上楼送至家中。此后养病期间,张建峰还和居委主任张琴经常上门关心,常背着扶着王阿姨上楼下楼,帮着借轮椅、取报纸、买菜等,无微不至的关心让王阿姨感动在心。身体恢复后,王阿姨第一时间定制了两面锦旗,借此向居委干部表达了自己感谢之意。
在通源居委会干部们的心目中,社区老年人始终是一个需要得到关注、关怀、关心的群体,除了“老伙伴”、“银手杖”、“红帆船”等诸多为老服务项目外,居委干部也一直充当着“有效监护人”的角色,和志愿者一起及时为需要关心帮助的老人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陆阿姨80多岁,未婚独居,侄子侄女会将烧好的饭菜送来,但几乎没有陪伴的时间。老人平时不怎么出门,虽有“老伙伴”志愿者结对定期上门服务,需得到更多关爱。于是,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居委干部都会经常上门探望聊天。小区开展合适老人的活动,居委干部、小区志愿者都会搀扶她下楼参加,老人享受的可谓是多对一的服务。志愿者的手机、居委会的座机都给了她,老人每有烦心事,都会通过电话向志愿者和居委会求助。二次供水改造时水表安装不满意、煤气报警器故障、隔马路对面旧改拆迁垃圾清运不及时、邻居铁门开闭的噪音和经常放门前的垃圾等等,居委干部都会第一时间上门化解或做好解释工作。陆阿姨患过膀胱癌,居委便动员社区退休医生王阿姨结对关爱,指导老人术后养病注意事项,如今三年过去了,老人身体恢复良好。
李阿姨76岁,一人独居,也是居委重点关心的对象。她的结对志愿者是居委干部小周和楼组长戴阿姨,每周至少两次上门探望聊天,两次电话关心,老人每有需求时,都会得到及时回应。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小区活动室每有适合老人参与的活动,小周或是戴阿姨都会陪同前往。两个月前,李阿姨得了乳腺癌,住院治疗期间,居委干部买了水果慰问品上医院看望,安慰开导她要好好养病。术后回到家中,她妹妹每天来白天来照顾她的生活,小周和戴阿姨尤其嘱咐,让李阿姨有什么事随时联系。有天晚上,李阿姨给居委干部小周打电话,想吃小馄饨,小周便放下手上的家务,立马上街买了送去,又等她吃好收拾干净后才离开。
为了满足老年居民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居委会还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有织毛衣、画团扇、做手帕等手工活动,有中医保健、用药常识等医疗知识,有法律宣讲、心理讲座等活动,让老人们互相交流的同时增长实用知识、获得心理满足,深受老人们的欢迎。
“一心为民”、“爱心满腔”。这是王阿姨对居委干部表达的谢意,也是广大社区居民共同的心声。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