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爱心暑托班第一期结班
2018-8-13 16:56:01发布81次查看
据静安区消息:前不久,宝山路街道爱心暑托班第一期结班仪式举行。经过一个月的时间,60位学员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生活。通过学习英语绘本、少儿绘画、编程等特色课程,让学员们学习了新知识开拓了视野,全方位地提升了综合素养能力。
开设特色课程,培养综合能力
与去年暑托班相比,今年暑托班的课程设计有不少新亮点。通过观看西周、古埃及文明时期的服饰和珠宝资料,让学员“穿越时空”感知古代文明的璀璨魅力;引入第三方社会资源开设编程课,让学员亲自上机实践了解动画游戏背后的设计原理,完成简单的编程小任务;集体朗读沪语,让学员传承沪语精神,将“遗失”的沪语重新拾起……像这样的特色课程,在暑托班第一期的20天里,学员们每天都能接触和体验到不同课程带来的精彩。
记者了解到,除延续去年社区团建单位配送的课程外,暑托班在今年还借了“地利”的优势,依托上海新小记者培训学校自身的资源,通过开展相关的拓展性活动,将“听说读写”的学习技巧融入到课程设计之中,培养学员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思维认知面,提升“合作、交流、创新”等综合素质能力。
同时,今年还引入了“政协委员进课堂”的教学模式,让他们用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给学员们带来学校里接触不到的知识。在宝山路社区,扬波大厦因居民垃圾分类的成果显著,已经形成了其他小区争先效仿的“扬波模式”,此前,致力“扬波”垃圾分类工作的江峰委员,就走入暑托班课堂,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在学员们面前,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起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爱护身边环境。通过发动学员带动家长,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让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际行动中来。
在体验丰富多彩的课程之余,暑托班还组织学员进行了两次户外参观活动,在参观银行博物馆和apple+设计展的过程中,学员们都表现得异常兴奋,回来之后又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参观感受,既培养了记录生活的能力,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懂得分享和体会他人的感受。
暑托班的老师对记者谈到,学员在这里不仅仅能上各种特色课程,更重要的是通过20天的学习,让学员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比如,暑托班的午饭都由学校统一订购,每天午饭后都会根据学员的吃饭情况,评出当日的“光盘小明星”,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不仅仅只停留在书本上。
安全“多重锁”,志愿服务贴心用心
每年暑假期间,对于家长们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安全问题。学员来到暑托班,第一件关心的事就是安全防护问题。对此,暑托班加强了专业安保力量,增派人手负责楼上楼下的主要出入口,并与辖区派出所、平安办、管理办加强沟通联络,强化落实了各种防控措施,在上学放学时,增派民警等安保力量在大楼门口加强执勤,确保学员们的人身安全。
记者看到,暑托班的开班地点在四楼,因大楼没有配备电梯,增加了上下楼时的安全隐患。针对此情况,由老师、志愿者和安保人员组成的维持秩序队伍,每当上学放学时,就站在楼梯口和拐角处执勤。在场所安排上也专门划分了暑托班办班区,并为每间教室的玻璃窗安装上安全锁扣。开班前,街道平安办的工作人员还对校区消防安全进行了检查,对消防设备进行了更新,同时保障逃生通道畅通。
今年暑托班的学员数量有60位,按不同年龄段分为3个班级。为了照顾到每位学员,暑托班一共招募了21名志愿者组成了志愿者队伍,协助各班级的活动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每个暑托班配有1名班主任,5名大学生志愿者和2名高中生志愿者。第一期结束后,这些来自高中和大学的志愿者们,已经和学员们“打成一片”。
对志愿者们来说,暑托班也是他们锻炼自己、成长自己的平台。每天下午的“志愿者课堂”具有很高的人气,和其他课程所不同的是,志愿者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精心准备课程内容,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员们在收获新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十足的乐趣。
在第一期结班仪式现场,学生志愿者代表周心怡发表感言,看着学员们每天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有所获,就是她做志愿者最大的价值。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她发现单一的沟通方式行不通,有时需要威严的形象,有时又需要放低姿态,对孩子们所说的每句话,都对他们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产生影响。暑托班对她来说就是一次绝好的锻炼机会,与孩子们相处使她感到快乐而充实。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