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金领回乡做起崇明新农民

2018-8-13 13:24:45发布100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相较于农村,城市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优质的生活。有人说,汤迪转行回乡务农,亏了。但汤迪给出的答案是:不亏!
  39岁的汤迪是崇明庙镇人,大学毕业后,经过一番努力,他和朋友在上海市区办起了一家金融数据服务公司,生意一直挺好,恒丰银行上海分行等金融机构都是他们的客户。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汤迪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回到崇明农村艰苦创业?
  回乡创业是一种情怀
  “作为一个崇明人,我对家乡始终有着一种情愫。”2009年底,上海长江隧桥通车,崇明到上海不再受天气影响。“那时,我就萌生了回乡务农的想法。”汤迪说,最初他想回崇明种植有机蔬菜或果树,但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发现在崇明,这样的合作社非常多,作为一个农业门外汉种植这些普通的果蔬并没有什么优势。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汤迪看到了一篇关于崇明西红花的报道,这让他一下子找到了方向:“西红花对生长环境很‘挑剔’,不能有污染,培育期间完全不能使用农药,崇明在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正是种植西红花的好地方。”
  汤迪花了一年多时间,研究了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对西红花的需求。他发现,随着大众保健意识的增强,不少市民会食用西红花养生。而国外,一些国家都有用西红花烹饪的习惯,如西班牙海鲜饭里就需要加入西红花作调料。系统分析后,汤迪认为西红花和农业、医药业都可以挂钩,种植西红花虽然比传统农业门槛高、投资大,但发展的前景更好。
  2016年,汤迪回到庙镇,承包土地,并注册了上海优耕农业有限公司和上海恒品西红花种植专业合作社。
  种出高品质西红花
  “与两年前刚刚入行相比,如今我对西红花的了解深入了很多,可以算得上半个西红花专家了。”汤迪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市场对西红花并没有具体的分级,因此,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而在伊朗,对西红花却有着严格的定级制度,根据采摘的时间、花丝的粗细、花丝的长度等将西红花分为五个等级。
  “我们公司出品的西红花基本参照伊朗四级、五级的标准。”为了种植出高品质的西红花,汤迪这两年一直在想办法,将西红花种植从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变。期间,他除了收集各种西红花的种植资料外,还参加了不少新型农民的培训,并投入了100多万元资金购买新型设备。
  通过学习,汤迪了解到,西红花生长的好坏和球茎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大球茎的养分比较足,长出来的西红花就会更粗壮,营养成分和品质也更高。如何才能让球茎长得又壮又大呢?为此,汤迪在2017年主动联系了上海市农科院,与农科院的专家合作,对种植的西红花球茎进行实验。一方面,探索如何让球茎长得更大;另一方面,研究怎样预防球根类病毒。
  汤迪在掌握技术后并不藏私,还把它传授给周边农户。他告诉记者,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农户们当年5月份出售西红花球茎,11月份出售西红花,每亩可赚5万元左右。
  虽有困难但前景光明
  当记者询问汤迪,来崇明创业这两年,遇到了哪些困难时,他说,由于国内研究西红花的专家比较少,很多时候发现了问题不知道去哪里找答案,所以他打算再招聘一些科研人员。汤迪告诉记者,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合作社内放置西红花球茎的库房,是用塑料膜、遮阳帘等材料搭建的简易农业大棚,虽然也可以控制光照、湿度、温度,但如果遇到台风等天气就会有很大的风险。“前不久‘安比’台风登陆崇明,我就吓出了一身冷汗,还好有惊无险。”汤迪边说边苦涩地笑了笑。
  回崇明创业两年多,汤迪大部分时间都在崇明,“因为妻子在市区上班,孩子也在市区读幼儿园,所以很多时候家里的事都是妻子在操心。”谈及妻儿,汤迪不免有些愧疚,他表示,等将来西红花产业做大做强了,会把妻子和孩子都接到崇明一起生活。
  “虽然眼下有一些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坚信,我们这些回乡务农的创业者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