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浦东新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报告出炉, 1-6月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842亿元,增长2.7%,总体呈现“U”形走势。
统计数据显示,1-3月新区投资下降1.1%,1-4月下降1.9%,随着华力集成电路、轨道交通18号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区投资降幅呈现逐步收窄态势。1-5月份降幅收窄至0.1%。6月份随着济阳路(卢浦大桥-闵行区界)、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上半年新区投资增长由负转正,增长2.7%,其中6月份当月投资达到175亿元。
今年以来,新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其中第二产业投资130亿元,增长12.8%,占15.5%;第三产业投资711亿元,增长1.1%,占84.5%。第三产业侧重于以商办楼宇、科学研究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在万科翡翠公园等住宅项目带动下,实现投资486亿元,增长9.6%。围绕科创中心建设,一批重大科学设施项目集聚浦东,科学和技术服务业投资12亿元,增长65.8%。
上半年新区工业投资130亿元,增长12.8%。工业投资呈现能级不断提升,内涵式增长逐步显现的特点。一是以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为主的三大三新产业拉动作用明显,投资84亿元,占64.5%。二是设备购置推动工业能级提升。上半年新区工业投资中设备购置投资61亿元,增长8.3%,占46.8%。其中,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项目设备购置投资均超过亿元,成为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加速企业科技创新重要渠道。
近年来,新区进一步加大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投入。上半年新区社会事业投资34亿元,增长45.8%。其中文化艺术业在上博东馆、上图东馆等重大项目带动下,投资5亿元,增长3.1倍。教育业投资11亿元,增长56.9%,临港新城主城区、曹路民乐等大型居住区新建配套学校项目加快建设。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投资9亿元,增长1.7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中心和第七人民医院综合楼等项目稳步推进。一大批社会事业投资项目的兴建进一步夯实了新区民生保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