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行镇华高一村七旬独居老人王阿姨家中新添了一套“四件套”。这“四件套”可不是床单被套,而是居家安防四件套,包括烟感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人体红外检测器、移动式一键报警器。
高行镇率先在镇域内两个小区试点安装居家安防四件套在内的各种设备,借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高行镇相关领导表示,高行正在打造城市运行综合化管理“2.0版”,用更多高科技手段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四件套”监控老人居家安全
华高一居和东沟四居是高行镇开展居家安防四件套安装的试点小区。起初,居委工作人员来到家里提出要帮着安装居家安防四件套的时候,王阿姨还不情愿,尤其是烟感探测器。“家里有蟑螂,我们习惯用烟熏。装了这个东西,以后还怎么用烟熏蟑螂啊。”她说。
经过工作人员详细介绍,王阿姨终于接受了。“上回我睡觉前烧水,忘了关煤气,等所发现时水都已经快烧干了。有了这个报警器,就会自动报警了。”她说。
房门上安装了人体红外检测器、热水器边装了可燃气体探测器、屋顶装了烟感探测器,再加上可随身携带的移动式一键报警器……王阿姨家中有了居家安防四件套,如同多了四个“警卫”,一旦发现任何安全隐患,都会第一时间“呼叫求援”。
设备与处置人员形成“闭环”
居家安防四件套,同时连接多个“警报接收者”。换句话说,一旦安装了这些设备的老人家中有任何险情发生,多方都会在很短时间内收到报警信号。
据高行镇城运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出现险情,报警信号将第一时间传输至新区城运中心平台、高行镇城运中心平台、镇内各条线对应负责人的手机,以及独居老人监护人的手机。
“如果光是停留在报警这一层面,没有及时跟进处理,那么四件套再怎么高科技,也只是摆设,无法发挥实际作用。”高行镇城运中心常务副主任朱乐康说。
所以,高行镇在两个试点小区打造了“闭环机制”。小区内成立了以退休党员为主、各楼道小组长参与的志愿者队伍,对小区内独居老人划片区开展日常照顾,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而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则是第一责任人,也是这支志愿者队伍的组长。
“居民区的志愿者队伍以退休党员和楼组长为主,责任心很强,大部分情况也不会出远门,所以基本能够确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朱乐康说。与此同时,24小时有人值班的城运中心,也会随时关注报警信息是否在指定时间内得到处理并有所回复。
多种智能“利器”将整合
事实上,居家安防,只是城运管理工作智能化提升的一个方面。在新区推进的智能化提升“5+4”方案当中,“5”除了居家安防四件套,还有可用于监测消防通道畅通状况的传感器,“4”则包括安装于楼道内的无线烟感探测器、防火门门磁、窨井盖传感器和巡更设备。
诸多智能化设备,连接新区统一的城运管理智能化平台,为的就是通过科技手段,让社会治理变得更加精细。
为监督特殊车辆在镇域内安全行驶,高行镇曾率先使用“特殊车辆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借助人工智能辨识特殊车辆,通过监控探头实时监控。为实时监控跨门、占道经营,高行镇还使用了“电子围栏”,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城运中心就会收到警报,可以第一时间调度人员处理。
据悉,这些智能“利器”,也将集成并入新区的城运管理智能化平台。“我们将按照新区统一部署,针对高行镇实际情况,逐步推广智能化项目试点。”高行镇相关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