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嫦娥姐姐,你会想到什么?反正对于吃货周到君来说,会先想到月饼。当嫦娥姐姐和月饼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脑里会迸出 杏花楼这三个字呢?
那些经典的嫦娥姐姐
周到君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吃月饼,吃的就是老字号杏花楼的月饼。那个时候,家里有一盒杏花楼月饼,不要太稀奇哦~家里有客人来时,总会问一句:“吃块月饼好伐?”
拿到杏花楼月饼,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月饼,而是盒子上嫦娥姐姐的形象。
1933年,杏花楼聘请上海著名国画家杭榍英专门设计绘制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重彩国画“中秋明月,嫦娥奔月”图,将其作为月饼包装图案,改变了月饼六只或十只一卷的老包装,有了新颖的外包装再加上优质的内在品质,杏花楼月饼迅速火爆申城,声名远扬。之后, 嫦娥姐姐就成为了杏花楼月饼的标志啦。
下面我们通过几张照片,来回忆一下那些年的嫦娥姐姐~
上面两张嫦娥姐姐的包装,可能是很多人对杏花楼月饼的第一印象。
背后是90年做月饼历史
杏花楼原本叫“探花楼”,是由一名叫“胜仔”的广东人创办的,主营广东甜品和粥类。后来到了李金海手里,“探花楼”改名为“杏花楼”,由清末榜眼朱汝珍题名,从此声名鹊起。
1928年,杏花楼除了餐饮,开始试制月饼。自此以后,历经一代一代人的完善,杏花楼月饼形成了外形美观、色泽金黄、软糯润滑、口味纯正、香甜适口的鲜明特色。
如果从1928年开始算,今年恰好是杏花楼卖月饼的第90个年头!论年份,杏花楼在业界认第二,恐怕也没人敢认第一吧。
今年杏花楼月饼在包装方面也下了大功夫,除了经典的嫦娥姐姐形象之外,更是有老上海形象的外包装盒。
小小的方盒上面,是过往老上海情景的重现:男人们穿着长袍、女人们穿着旗袍、拉黄包车的车夫,背景是旧杏花楼,品名大伍仁则是直接被放在了二楼的c位,仿佛老上海的情景重现。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伍仁月饼可能是老一代人才喜欢的品种;很多人嫌弃它太甜、太油,周到君只能说,你吃到的可能是假伍仁!
真正的伍仁月饼,应该是这样的:馅料里有核桃仁、松子仁、南杏仁、瓜子仁、橄榄仁、花生米、冬瓜蜜饯、白酒等原料,说是伍仁,其实原料早就超过了五种。
杏花楼的这枚特制伍仁,就很好地继承了传统伍仁的特点,是今年力推的“老品种”。
原料里精选了广东西山的榄仁、湖北中山的白瓜仁、云南簿壳头萝桃仁、 新疆北山的杏仁等。另外月饼内馅更是加入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膘和酱香型白酒,使其酒香四溢,香味浓郁,吃在嘴里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周到君虽不爱吃伍仁,但看到这枚用了那么多上好原料的月饼,自然是抵不住诱惑,掰开一个一尝究竟:月饼外皮非常薄脆,稍加咀嚼就能切切实实地吃到内里的馅料,一口下去,口感那叫一个丰富啊。由于有瓜仁和果仁的存在,咬在嘴中不时还会发出卡兹卡兹的声音,足见用料之新鲜。甜度控制的也还好,没有周到君想象中那么甜,完全可以接受~
最重要的是,这枚小小的月饼可是杏花楼唯一全手工包制的月饼哦~周到君也是特意到了杏花楼的工厂,为大家拍来了一段师傅手工包制伍仁月饼的片段~在杏花楼全部的月饼中, 伍仁月饼的销量可是高居第二滴!
新品栗蓉流心,唤醒你的味蕾
说完了伍仁月饼,说说今年杏花楼的新品栗蓉流心。
去年,老字号杏花楼就曾推出过一款名为椰皇流心的月饼,市场反响极佳。今年在这个基础上,杏花楼将工艺再升级,将中国人极为喜爱的栗子加入到了馅料中,用纯正栗子打出来的茸结合栗子浆打造出的流心,重榜推出了这款栗蓉流心。
打开精致的外包装,就会看到一枚小小的栗蓉流心,像艺术品一般的“躺在”棕色的小包装里。
拆开小包装,便会被这个“小家伙”深深吸引住,月饼上标识的“栗”字无疑是它的标签,这是一只从内到外都十分考究的流心月饼。
月饼的外皮中藏着细滑极品奶黄,入口奶香浓郁。内层的栗茸流心用纯正栗子利用高速均匀研磨搅拌成茸,对于加工时间、温度和速度都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
最后再加入新西兰黄油、麦芽糖、炼乳恒温调配,确保流心品质,口感细滑。
周到君小心翼翼地掰开这枚“小家伙”,就会看到有栗子浆涌出来,栗子浆醇厚如凝脂,尝一口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栗子味。再尝一下旁边的栗蓉部分,栗香和奶香早已合二为一,一口下肚,香气布满了整个口腔,甚是过瘾!
如果你不喜欢栗子的味道,那不如选择杏花楼去年推出的新品“椰皇流心”月饼。精美面皮,美味椰心,一样能让你大呼过瘾!
经典玫瑰豆沙必须要吃
吃过了伍仁和两种流心月饼,是不是感觉还少了点什么?周到君怎么会忘记呢?最经典的当然放在最后啦~
说起杏花楼月饼,可能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杏花楼的豆沙月饼。大家都知道月饼有四大金刚:豆沙、奶椰、莲蓉和伍仁,然而豆沙才是王中之王。光从杏花楼每年的销量来看,就能知道,杏花楼的豆沙月饼每年都是销量no.1。
是什么成就了它no.1的位置?最主要还是原料,选用来自海门的大红袍赤豆,使其乌黑油亮、软糯韧滑、以玫瑰清香而著称。有了好的原料,再配以精细的配方,才造就了这枚饼王!
说到配方,如果你有留意过杏花楼的月饼,那一定会对1997年的一则新闻有过印象:1997年7月9日,杏花楼将70余年历史的月饼工艺配方,放到了浦东发展银行的保险箱里。这套珍贵的配方资料,涉及独特的月饼配方工艺109个,融合了杏花楼几代人的心血和经验。
想来,正是因为杏花楼始终秉承着在传统中突破创新,才使得杏花楼月饼的销售一直稳居上海第一吧!
那么,月饼节快到了,要不要去杏花楼买点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