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怎么不舒服怎么来没心没肺戏唱不好
上昆演员正在进行夏季集训。(资料)
“翻身时,不要低头,记得让观众看得见你的脸,脸是清爽的……”上昆团长谷好好身着黑色练功服,为八个女演员上小课。上午9时,上海昆剧团已人声鼎沸,从练功房到小剧场聚满人,雕琢即将上演的《琵琶记》《白蛇传》。
不停练习,才能有最佳状态
大热天,空调不开,这是演员们练功的习惯。武生娄云啸说,“站上舞台,穿着好几层戏服,灯光一照,永远像在战高温。练功时,我们有默契,也不开空调。台下练习两三小时,才有台上一分钟纯熟。”在谷好好看来,烧烤天关空调出汗很爽,“不出汗等于没练功,很累、全身酸就对了。唱戏就是怎么不舒服怎么来,没心没肺戏唱不好。”
示范完鹞子翻身,谷好好开始矫正演员们的动作,“手不要弯,手指伸开,像小鸽子一样美。”每个演员都过关了,她又叮嘱,每天保持跑圆场一百圈、翻身两百个,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下回要检查这几个翻身做得如何。”她把练习基本功比作“戏校回炉”,年初腿受伤,现在还要靠针灸治疗,但只要走上练功毯,谷好好完全看不出异样,挥动七八米长绸,飒爽有风。
这边演员们翻腾跳跃,那边丝竹声隐隐传来,演奏员们也在分小组练习,一段《邯郸梦》结束,大家七嘴八舌互评,乐队长林峰表示,独奏是训练的重点,“不停练习,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二楼俞振飞昆曲厅,《琵琶记》剧组正在为周末演出做最后准备。去年《琵琶记》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8月初又在太仓大剧院复排,演员们对戏早已信手拈来。可导演倪广金与主演黎安等还是翻着笔记,继续讨论光线与走位,时不时还在表演细节上“加料”。
集训考核,排行末尾有压力
“过去是我们找机会,这几年市场环境越来越好,上昆通过《临川四梦》《长生殿》等全国巡演,打响品牌,现在是机会找我们。”谷好好说,演完《琵琶记》,月底上海昆剧团联合浙江昆剧团参加吉林传统戏剧节,演出“两地联动明星版”《牡丹亭》《白蛇传》。娄云啸说,“有集训,紧接着演出,平台搭建好了,有奔头。”
半天训练结束,大家都散了,扮演小青的昆五班青年演员林芝被留下开小灶,“不要从头到尾使劲,那反而没劲”。谷好好没有因为林芝是b角而放松要求。8月起上昆开始一年一度夏季集训,林芝瘦了10斤。
这是上昆夏季集训第八年,演员们练基本功、学表演,还要学毛笔字和古琴,连舞美团队也没闲着,趁着演出间歇修复传统服装。“我们会在集训结束进行业务考核,排行末尾的人会有竞争压力。”谷好好表示,夏练三伏,戏曲艺术中心各院团都没闲着,有的通过演出带动训练,有的推出针对青年演员集训。
此外,上海京剧院计划下周开始集训,迎接8月下旬共舞台“京武会”第三季经典武戏专场演出季;上海越剧院“英姿红袖·精粹传承”系列集训计划迎来第三年;上海沪剧院2013级青年团7月进院后开始各门类训练轮转;上海淮剧团针对乐队集训,根据演奏员特点展开一对一辅导;上海评弹团则计划在17日开展夏季封闭式集训,由青年一队带青年二队共同复排经典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