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开放包容,澜沧江温婉美丽,沪滇扶贫协作,两地手足情深。一年多来,沪滇扶贫协作正在黄浦江边和澜沧江畔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2016年11月,上海市、云南省确定松江区与西双版纳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由此,两个美丽的地方展开了手足情深的友好合作。两地党委、政府“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推进扶贫协作,围绕贫困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开展工作,不断创新扶贫协作模式、机制和举措。双方共同召开了11次联席会议,商讨部署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签署实施了《关于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协议》《西双版纳州与松江区扶贫协作“十三五”规划》和《沪滇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三年工作计划》,研究出台了《2018年扶贫协作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和举措,确定了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资金支持、社会参与等5个方面的合作重点。
一年多来,我区投入财政援助资金7250.62万元,援建各类项目80余个,使1万余名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帮助西双版纳州培训各类人才10批714人次,实现了与西双版纳州的扶贫协作硕果盈枝,书写了两地勠力同心、共同富裕的扶贫新篇章。
勇于开拓,打造扶贫新模式
今年5月,被赋予国字号品牌的“松江大米”谷种承载着“扶贫使命”,经过3000多公里的飞行,首次落地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两个月的时间里,农户们精心呵护,让栽种着松江大米的绿色田园成为一片希望的田野。“松江大米”落户西双版纳,可谓两地党委、政府在推进扶贫协作中的创新举措和探索。“松江大米不远千里来到勐海县试种,我们将统一包装、统一加工、统一推广,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让更多的农户得到实惠,同时进一步带动勐海当地大米的品牌建设。”勐海县扶贫办负责人说。
一年多来,双方大胆探索,深入挖掘产业等资源优势和潜力,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尽全力做好产业扶持,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为进一步畅通“云品入沪”渠道,我区与西双版纳州相关龙头企业联手打造了“十二版纳”系列产品,积极探索以产品套餐定制、工会福利采购、高端社区公益推广等方式,帮助西双版纳农特产品在上海打开市场,以此带动贫困户脱贫。勐腊县小笨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杰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相信未来3年和上海的合作,将进一步解决勐腊县勐捧镇500户贫困户的就业和自主创业问题。
此外,我区还积极推动“保险+期货+龙头企业”扶贫项目落地,以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作为保险目标价格设定和保险理赔的依据,安信农保优先承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贫困胶农脱贫增收买保险,创新了金融保险扶贫模式。
务实深入,输送资源全覆盖
吴超峰是上海市第十批援滇干部中的一员,今年4月来到勐海县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他和同事一起多渠道探索扶贫模式,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双方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勐海县西定乡暖和村是一个偏僻的“直过民族”边境村寨。
我区投入500万元,硬化了该村7个村民小组的道路,新建了茶叶初制所和茶叶可追溯体系,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如今,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村寨面貌焕然一新。“我希望勐海县在脱贫不脱钩、继续接受产业帮扶的基础上,能够更上一个台阶,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吴超峰说。
我区援滇干部、医疗教育帮扶人才攻坚在一线,用真心和真爱架起了一座座爱心涌动的桥梁。7月18-19日,我区12名支医医生用了两天的时间,跨越3000多公里,分赴勐海县中医医院和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工作,为勐海县医疗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年多来,我区将帮扶资金重点投向西双版纳州贫困县、乡、村,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各街镇、部门、企事业单位先后组织了近20批400余名干部、企业家深入到勐海县、勐腊县,制定帮扶计划,推动脱贫攻坚。一次次到访、一份份协议,体现了心手相牵的手足之情。截至目前,我区积极发挥医疗卫生方面的优势,结对帮扶勐腊、勐海县级医院和乡级卫生院,实现了西双版纳州贫困县、贫困乡卫生院结对全覆盖。全区41家企业与勐腊县19个贫困村、勐海县21个贫困村结对,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签订了村企结对帮扶协议,从产业、项目、资金上全力帮扶贫困村。同时,我区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实现贫困县所有乡镇学校结对全覆盖,通过跟岗学习、培训、挂职等形式,提高西双版纳州教育综合水平。
精准帮扶,全社会共同参与
扶贫协作不仅在西双版纳州落地,在我区,同样谱写着两地友好的故事。今年5月21日,西双版纳州首批12名转移就业人员来到我区,分别与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松江开元名都大酒店签约,实现了我区和西双版纳州就业扶贫零的突破。来自勐海县勐海镇曼真村的哈尼小伙勒大,受聘于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两个多月,他已经能在岗位上娴熟地操作大型器械。“我选择来上海学技术,好让家里摆脱贫困,来到大城市,就该好好学习,拼一拼。”勒大充满自信地说。
一年多来,我区和西双版纳州坚持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开展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双方人社部门分别在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多次举办沪滇扶贫协作专场招聘会,双方还积极组织贫困家庭子女到上海市的职业院校、技工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去年完成了116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兜底招生工作。
沪滇两地的扶贫协作友好之风还吹进了我区的千家万户。今年5月,“爱心扶贫、有你有我”云品进社区、万家帮万户精准扶贫活动走进我区各社区,打通了西双版纳州贫困农民产品生产、销售的产业链。认购一份礼包可精准帮扶一户贫困户,市民争相购买来自云南的农特产品。短短一个月,全区热心市民和企业职工订购“爱心扶贫大礼包”1万余份,总金额达650余万元,为上海市各区最多。如今,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今年以来,两地政府部门签订了创业、产业、质量等方面的对口帮扶协议,来伊份等19家企业参与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区社会组织、企业、个人还到西双版纳州开展公益扶贫、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等活动,累计捐赠物资5685件,折合人民币1074.73万元。